麻黄碱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它的化学式为C10H15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 B. 麻黄碱中含有10个碳原子
C. 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麻黄碱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A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式为C10H15NO,A.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5+14+16=165。故A正确。B.一个麻黄碱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故B错误。C.麻黄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D.麻黄碱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7∶8.故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式的意义。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全册第一章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小唐熄灭酒精灯 B.
小李滴加液体
C. 小华倾倒液体 D.
小林闻气体的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3.1水的组成 题型:单选题
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 - 1 080C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C 【解析】 试题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的水密度相同,故A、B错误;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C正确;D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3 纯净物组成的表示方法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相同质量的CO和CO2, 则CO和CO2所含的氧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__ ,若CO和CO2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等,则CO和CO2质量比为________.
11:1414:11 【解析】 试题根据表达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故相同质量的CO和CO2,CO和CO2所含的氧元素质量比=m×16/28: m×16/44=11:14;同理:m1×16/28=m2×16/44,m1:m2=14:1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3 纯净物组成的表示方法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棉花是一种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纤维素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
B. 纤维素属于有机物
C. 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
D. 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
A 【解析】 试题纤维素[(C6H10O5)n] 所以纤维素分子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纤维素属于有机物; 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5.1.1金属的性质 题型:填空题
铝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年产量已跃居第二位。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
(3)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导电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解析】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3)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从而使铝有较好的抗腐蚀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5.1.1金属的性质 题型:单选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在空气中加热铜丝,可以观察到其表面变黑
C. 将镁条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氢气
D.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
B 【解析】 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B、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故选项正确;C、镁条放入稀盐酸中,固体逐渐溶解,表面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故选项错误;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铜是红色固体,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锌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锌粒有剩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
A. 硫酸 B. 硫酸锌 C. 硫酸铜 D. 锌
B 【解析】 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硫酸铜被全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锌.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A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C水下的白磷________.
(2)B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C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________.
(4)你猜想一下,实验室中白磷应该保存在________中.
不燃烧燃烧不燃烧分液漏斗检查装置气密性2H2O22H2O+O2↑催化作用4P+5O22P2O5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冷水 【解析】 (1)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最多只有80℃,没有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240℃),不满足燃烧所需条件;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近似为80℃,已满足燃烧所需要的40℃,并且处于空气中与氧气接触充分,达到了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水下白磷,处于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