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如果小明操作没有问题,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
B.所用铁丝太粗
C.集气瓶底部没有预先铺一薄层细砂
D.铁丝的温度过低未达到铁丝燃烧的温度

分析 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即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可能空气没有排净,氧气浓度较低,铁丝不会燃烧,所以正确.
B、铁丝较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小,铁比可能不会燃烧,所以正确.
C、集气瓶底部预先铺一层细砂,是为了防止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的,与燃烧的条件无关,所以错误.
D、可能铁丝的预热效果不好,没有使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铁丝不燃烧,所以正确.
故选:C.

点评 理解掌握燃烧的三大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另外,氧气的浓度对是否燃烧也有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的分类及用途,有错误的是(  )
A.金刚石 单质 做首饰B.甲烷 有机物 做燃料
C.碳酸氢钠 酸 焙制糕点D.氧化钙 氧化物 做食品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煮熟食用B.煤气泄漏,关阀开窗
C.乘坐火车,携带鞭炮D.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
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
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
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
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
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
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出各物质的质量比.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3:2:5;
(2)将铁丝插入到稀硫酸(H2SO4)中,生成硫酸亚铁(FeSO4)和氢气Fe+H2SO4═FeSO4+H2↑28:49:76:1.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1:8:9.
(4)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在空气中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4:16:11:9.
(5)盐酸(HCl)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生成氯化钙(CaCl2)、二氧化碳和水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111:18: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今年3月22日是第27个世界水日,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列做法不符合以上主题的是(  )
A.加强河湖保护与管理B.开发水电清洁能源
C.工业废水用来灌溉农田D.加强依法治水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白铜(Cu、Ni合金)因为光泽好、耐腐蚀、容易加工等优点,常代替银做饰品.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室分离废弃白铜饰品成分的流程(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

已知溶液B中含有一种二价金属化合物,溶液D中只有一种溶质.
分析该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Ⅱ中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玻璃棒、烧杯外,还有漏斗.
(2)固体A的化学式为Cu,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NiSO4、H2SO4
(3)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NiSO4=ZnSO4+Ni,或Zn+H2SO4═ZnSO4+H2↑(任写一个).证明步骤Ⅰ中稀硫酸过量的方法是取溶液B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锌粉,产生气泡.
(5)Cu、Ni、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Ni、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1)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与假设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氧气收集一瓶该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取如图甲中的BC或BE(填序号).
③如图乙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由a端(填“a”或“b”)导入.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王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小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A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产生白色沉淀.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于是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目的是除去碳酸钠,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