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列对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 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C. 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D. 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设计实验1、3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实验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D. 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五四学制)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5分)(2012•红河州)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是 _________ ,E物质是 _________ .
(2)写出气体D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3)溶液G中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五四学制)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中下列药品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药品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与空气中CO2有关的一组是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澄清石灰水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KClO3 | 580℃ |
② | KClO3、MnO2(质量比1:1) | 350℃ |
③ | KClO3、CuO(质量比l:1) | 370℃ |
④ | KClO3、Fe2O3(质量比1:1) | 390℃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3)若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请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4)如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 1:40 | 1:20 | 1:10 | 1:5 | 1:3 | 1:2 |
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 | 124 | 79 | 50 | 54 | 75 | 93 |
①据如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时,反应速率最快;
②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____________越多越好 (填“是”或“不是”);
③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________,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韩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 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经过该操作处理后,水样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只写一个)。滤液澄清后,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进行检验。
(3)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五四学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
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填“能”或“不能”)_____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成分.原因是______;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二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五四学制)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B. 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5%
C. 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5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D. 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