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同金属材料密切相关。
(1)201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恢复通车。为保证大桥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 施可行的是___。
A.用抗腐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造桥零部件B.刷防锈漆
C.桥身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
(2)造桥需要钢铁,工业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石灰石、___和热空气;钢铁材料分为生铁和钢,这两种铁合金的主要区别就在于___。
(3)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中,发现最终生成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外, 还有气体生成。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
(一)生成气体可能是 H2、HCl、NH3 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既可以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
②常温下,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
③2NH3+3CuO3Cu+N2+3H2O;
④H2+CuOCu+H2O。
(实验探究)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如图装置(各步反应均完全);
①A装置中出现红色,证明有___;
②A、B 实验装置___(填“能”或“不能”)对调,理由是___;
③C 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证明有H2。
(反思与评价)他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 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
(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灰白色固体Mgx(OH)yClz 受热会分解,只生成MgO和HCl。
(实验探究)
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气体。
(结论)
①x : z=___;
②若所得灰白色固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3,则所得灰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
(反思与评价)
由同学认为,不属于任何数据,就可以求出x:z的值,请你说出理由___
【答案】ABD; 焦炭 含碳量不同 NH3 不能 浓硫酸会吸收氨气,无法检验氨气的存在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合理,NH3能和HCl反应生成NH4Cl,NH3一定存在,则HCl一定不存在 1:1 Mg2(OH)2Cl2 Mgx(OH)yClz 受热分解,只生成 MgO 和 HCl,根据化学式可知氢氧原子个数 比为 1:1,则生成 MgO 和 HCl 的分子个数比为 1:1,其中 Mg、Cl 原子个数比,即 x:z 为 1:1。
【解析】
(1)A、用抗腐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造桥零部件,能防止零部件生锈,故A正确;
B、刷防锈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零部件生锈,故B正确;
C、桥身表面镀一层黄金,黄金资源有限、价格太高等,是不现实的,故C错误;
D、给某些部位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零部件生锈。故选ABD。
(2)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料除了铁矿石、空气、石灰石还需要焦炭,焦炭能提供热量,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钢铁材料分为生铁和钢,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这两种铁合金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
(3)(一)实验探究:
①A装置中出现红色,说明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了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可以证明有氨气(NH3);
②A、B实验装置不能对调,理由是浓硫酸能够吸收氨气,浓硫酸吸收氨气后,再进入酚酞试液中时,不能检验出氨气;
③氢气与氧化铜加热时生成铜和水。C中玻璃管内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内壁出现水珠,证明有H2;
反思与评价:
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这种说法是合理,理由是NH3 能和 HCl 反应生成 NH4Cl,NH3一定存在,则HCl一定不存在;
(二)结论:
根据“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受热会分解,只生成MgO和HCl”和“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 气体”可知,灰白色固体样品质量为:4g+3.65g=7.65g,氧化镁的质量为4g,HCl气体为3.65g,所以其中镁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为:4g﹣2.4g=1.6g,氢元素质量=,氯元素质量为:3.65g﹣0.1g=3.55g;根据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化学式有:24x:17y=2.4g:(1.6g+0.1g),24x:35.5z=2.4g:3.55g,解得:x:y:z=1:1:1,即该灰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Mgn(OH)nCln,若所得灰白色固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3,则:24n+17n+35.5n=153,n=2,所以其化学式为:Mg2(OH)2Cl2;
反思与评价:由于Mgx(OH)yClz受热分解,只生成MgO和HCl,根据化学式可知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1,则生成MgO和HCl的分子个数比为1:1,其中Mg、Cl原子个数比,即x:z为1:1。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验证气体已收集满瓶的方法是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组装发生装置时,除棉花团外还缺少的一种主要实验仪器是_____,若用G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3)实验室中制取4.8g氧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 丙实验既可以将粗盐提纯,又可以说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第六组同学对上述部分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发现有的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而有的质量减少。对此,该组同学展开进一步的定量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实验前天平平衡。
① 将注射器中适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观察到天平的指针_____(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② 上述实验的反应结束后,松开锥形瓶上的橡皮塞,天平的指针__________。
结论: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必须设计__________(“开放”或“密闭”)装置进行探究。
(2)某同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物质W的组成。一定条件下,W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图中X =_______g。物质W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控制产生氢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从A﹣F中选填字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实验室现用G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活塞K,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____,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将装有石灰石的干燥管放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内,同时打开活塞K,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一段时间后,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江苏省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中,李彬老师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下:
利用要求的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纯净的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_____,B瓶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子三通管口处,观察到_____,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术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②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铅元素的示意图,从中能获取的正确信息是(_____)
A.铅原子核内有82个中子
B.相对原于质量为207.2
C.铅有毒,儿童不能使用铅笔
D.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可能是反应催化剂
B. 丁可能是氧化物
C.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复方龙胆碳酸氢钠片合的侧面上说明文字,
小明同学为了测定该胃药每片含有碳酸氢钠的质量,(若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取20片该胃药,并做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胃药中每片含碳酸氢钠_________ g
(4)则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