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为非金属元素 B. 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1
C. 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22.99g D.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解析】A、钠是“钅”旁,为金属元素,错误;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符号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示意图中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一个,此示意图是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不是原子结构示意图,错误。故选B。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8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训练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通常情况下,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有明显现象的是
A. 氧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B. 氧气、氢气
C. 硝酸钡溶液、稀硫酸 D. 银、硝酸锌溶液
C 【解析】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故A错误;B、氮气和氧气混合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B错误;C、硝酸钡和硫酸混合能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白色沉淀,现象明显,故C正确;D、银排在锌的后面,与硝酸锌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随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 【解析】A. 酸碱之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 + Ca(OH)2 == CaCO3↓+ H2O,错误;B.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错误;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有正电荷,不是离子,错误;D. 溶液是由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测试卷(1)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实验开始先通一会儿CO,再用酒精喷灯加热
B. a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C. 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CO有毒,通常在c处将其点燃或用气囊收集以防止污染空气
B 【解析】A、一氧化碳是易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易引起爆炸,故要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将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干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正确; B、氧化铁是红色固体,与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铁是黑色,故现象为由红色变为黑色,错误; C、反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 D、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故使用一氧化碳时,要注意尾气处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测试卷(1)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用食盐水除铁锈 B. 用灼烧法区分羊毛和尼龙
C. 用紫甘蓝和酒精制作酸碱指示剂 D. 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燃烧生成的炭黑
A 【解析】A、食盐不能与氧化铁反应,无法用食盐水除铁锈,正确;B、羊毛属于蛋白质,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而尼龙没有,可以鉴别,错误; C、由于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所以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甘蓝可制酸碱指示剂,错误;D、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遇冷会附着在冷碟子上,可以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燃烧生成的炭黑,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测试卷(1) 题型:单选题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B 【解析】A.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过一会儿木条会碳化变黑,可验证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外焰部位已经烧焦,内焰部位几乎没有变化,可证明外焰温度较高。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实验题
许多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滴加其他试剂的方法,使之产生明显的现象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例如以下三个实验:
(1)实验甲中的NaOH与HCl恰好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从研究原理得知,实验甲是通过检验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的改变证明反应发生了,与之采用相同原理的还有实验________(填“乙”或“丙”)。
(3)为了证明实验丙中NaOH与CO2发生反应,可以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产生气泡,请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滴加稀盐酸,还可选择滴加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稀硫酸 B. 氯化钡溶液 C. 酚酞溶液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乙 Na2CO3+2HCl=== 2NaCl+H2O+CO2↑ AB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为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当与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中问无色;(2)实验甲是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进行,与之原理相同的是乙;(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检验碳酸盐的存在可以使用加酸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加入可溶性钙或钡的化合物...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验证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实验所需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B.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HCl,验证中和反应放热
C.证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只要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用FeCl2溶液、Cu、AgNO3溶液可以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D 【解析】 试题分析:验证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实验所需氧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会带出水分,影响对氢元素的验证;不能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HCl,验证中和反应放热,因为氢氧化钠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证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也可以通过测定瓶内的气压方法验证。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解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茶叶中含有的分子总是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