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分析:

A、任何物质的分子之间都有间隔;

B、二氧化碳较易液化;

C、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气体;

D、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解答:

解:A、任何物质的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故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较易液化,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气体,而不是二氧化碳,故C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分析:

(1)根据仪器用途写出名称,根据书写方程式原则写方程式

(2)根据氢氧化钠的作用分析,根据纯度的计算公式×100%分析

(3)根据纯度计算公式分析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

解答:

解:(1)根据仪器用途写出名称,a为长颈漏斗,可以添加液体,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2)装置C氢氧化钠溶液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要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加入足量盐酸后,可通过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增重的质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从而求出其质量分数.故选①③

(3)测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小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转移到C装置中,使二氧化碳质量偏小,从而求出的碳酸钙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添加液体,CaCO3+2HCl=CaCl2+CO2↑+H2O;

(2)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③;

(3)A、B装置中残存的CO2不能被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充分吸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试管
试管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用水湿润
用水湿润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试管破裂
试管破裂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
CD
CD
(选填序号);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B或C
B或C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实验室用图5中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
催化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6)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
H2O
H2O
.  
②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图5中的发生装置是
B
B
,收集装置是
C
C

③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a.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b.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④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
  △  
.
 
2CuO,CuO+2HNO3═Cu(NO32+H2O.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二
方案二
.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理由是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7)某化学调查小组的同学到钢铁厂做社会调查.他们抽取组成完全相同的质量为2.84g、4.26g、6.23g的三份钢样(假设钢样中只含铁和碳),分别加入100g稀硫酸中进行实验(实验I、Ⅱ、Ⅲ),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象图6: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①写出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②实验I中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2.8g
2.8g

③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
A.NO的部分性质(已知:空气在20℃时的密度是1.293g/L).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颜色 沸点 密度(20℃)[来 溶解性
无色 -151.76℃ 1.249 g/L 不易溶于水 2NO+O2=2NO2
B.NO的实验室制法: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H2O
请根据上面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发生装置选择
B
B

收集装置选择
C
C

(2)用装置C收集气体前,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方法是:
将瓶内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放入水槽中,撤出玻璃片
将瓶内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放入水槽中,撤出玻璃片

(3)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4)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甲: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乙:2Cu+O2═2CuO    CuO+2HNO3═Cu(NO32+H2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二
方案二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他的《化学哲学新体系》中提出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观点:“一切物质是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构成.这些粒子通过引力作用而相互结合成物质.人们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原子,也不可能将原子进一步分割.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只能是把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将分开的原子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后,有人对道尔顿的上述观点做到如下修正;
a.“一切物质”应改为“有些物质”;
b.“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应限定为化学变化,不包括其他变化;
c.“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根据你的理解,上述论点中错误的是(填字母)
c、d
c、d
.请分析错误原因
“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是错的,因为在现在可以通过核反应的形式分裂原子,也能获得新的原子;原子中有原子核、核外电子等,所以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是错的,因为在现在可以通过核反应的形式分裂原子,也能获得新的原子;原子中有原子核、核外电子等,所以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模拟题 题型:填空题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   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  
①认真观察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通电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___________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②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和B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回答:  
①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  
②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写一种方法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