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__;b___。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
(2)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___(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___。
(3)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_____或_____。(填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低碳,( 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三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
B. 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买水果的塑料袋循环使用
C. 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杯等
D. 上学多走路和骑单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碱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B. 有机化合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 Mg、Al等氢前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则Na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
D.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聚乙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刺激性气味
B. 碘酒能使土豆颜色变为红色
C.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放入烧杯,再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
D. 二氧化硫气体能使高锰酸钾稀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注射器的运用对某些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或实验过程的改进常常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图1)
连接好装置(注射器内留有一半体积的空气),打开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其下端管口形成液封,然后慢慢推注射器的活塞,看到______现象,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探究CO2的性质(如图2)
用注射器吸收液体和CO2(体积比均为1:5),然后夹紧弹簧夹,用力振荡。
①依据______(填“a、b或c”)现象的对比,可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若要证明a中也发生了化学反应,你的实验方案是(写出操作、现象)______。
(3)探究镁与盐酸的反应(如图3)
将一小块镁条放在注射器中,再吸取10mL的稀盐酸,迅速封住注射器的尖嘴部分。完毕后注射器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微溶于热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提出猜想)猜想Ⅰ:氯化镁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成红色;
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后生成碱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①为验证猜想Ⅰ,需测定______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②为验证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气体能燃烧。请根据以上现象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在进行上述猜想Ⅱ的探究时,发现实验一段时间后,酚酞的红色总是会逐渐消失。
甲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热水反应后生成的碱逐渐被空气中的______反应掉了;
乙同学猜想:可能是水温逐渐降低,导致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变小。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写出相应的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3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时,NaCl的溶解度小干NH4Cl的溶解度
B. 40℃时,饱和Na2 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C. 将饱和Na2 CO3溶液由80℃冷却至40℃时,有固体析出
D. 8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NH4Cl和NaCl固体溶于适量的水,恰好均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B |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 水分子体积变大 |
C | 建筑场地尘土飞扬 | 分子不断运动 |
D |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剑津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暖贴”已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某品牌暖贴的配料是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其发热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出热量,从而达到给人局部热敷的作用。
(1)暖贴需要接触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与_____和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放热。
(2)检验配料中含有铁粉。
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取少量附着在磁铁上的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配料中含有铁粉,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探究暖贴中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的作用,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及用量 | 反应时间/min | 温度上升值/°C | ||||
铁粉/g | 活性炭/g | 食盐/g | 水/g | ||||
对照组 | 2 | 0.4 | 0.2 | 8 | 10 | 60 | |
实验组 | 1 | 0 | 0.4 | 0.2 | 8 | 10 | 0 |
2 | 2 | 0.4 | 0 | 8 | 10 | 30 | |
3 | 2 | 0.4 | 0.2 | 0 | 10 | 6.5 | |
4 | 2 | a | b | 8 | 10 | 3.7 |
①活性炭粉末不用木炭粉末替代,原因是暖贴使用时空气进入,活性炭的_____作用比木炭的强。
②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第_____组的数据,能证明食盐能加快铁粉的锈蚀速率。
③实验组第4组数据中:a=_____,b=_____。
④(反思与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暖贴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 B 暖贴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 C 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