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 。

(2)t2℃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 。

(3)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为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4)如图,将放有固体X的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向试管内加入液体Y,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对应的X和Y物质是_____。

 

A.氯化钠和水 B.镁条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氢氧化钠和水

丙 80g 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填一种即可) 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和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1)根据溶解度曲线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丙; (2)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的甲,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甲物质,最多溶解30g的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 (3)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模拟试卷卷(5)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4A + 2B = 2A2B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B 【解析】A、由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正确;B、由反应图示中关于分子结构及分子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2+B2=2A2B,错误;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正确;D、由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简易净水器,其中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的是

A. 纱布 B. 石英砂 C. 小卵石 D. 活性炭

D 【解析】在简易净水装置中,纱布、石子和细沙之间有缝隙,可以过滤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它们的作用是过滤。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课外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 用6B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B. 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 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 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

A 【解析】A、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6B铅笔芯做石墨导电性实验,正确;B、用灼烧法区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在含少量NaCl的某纯碱样品23g中加入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__________ g。

(2)此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_________.

8.8 92.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据图可以看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8.8g x=21.2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92.2%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5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20

20

A. a一定是反应物

B. x+y=20

C. 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D. 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

C 【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c质量增多20g-10g=10g,故c是生成物,d质量增多20g-15g=5g,故d是生成物,两种物质的质量之和是15g,而b只有5g,属于a肯定是反应物。A.a一定是反应物,正确;B.如果b是反应物,则(30-x)+(5-y)=10+5,变形得:x+y=20,如果b是生成物,30-x=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的元素和分子的构成不同

B. 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C.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D. 装有红磷和氧气的密闭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前后瓶中分子总数不变

C 【解析】A、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组成的元素相同,解释错误;B、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变大,解释错误;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解释正确;D、装有红磷的密闭氧气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是因为此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种类均不变,而不是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铜的锈蚀除氧气和水外,二氧化碳也参与了反应。为证明“铜的锈蚀反应有二氧化碳参加”,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B 【解析】甲试管的铜片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乙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铜的锈蚀与氧气有关;丙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氧气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铜的锈蚀与水有挂;丁中的铜片与氧气和水接触没有锈蚀,说明了铜的锈蚀与二氧化碳有关由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实验甲与丁的对比得出:铜的锈蚀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堂星晨学校2018届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次化学复习课中学生总结了了以下结论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B.生成了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能使酚酞变红

D.活泼金属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气

D 【解析】A、电离出来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所以酸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盐酸不含有氧元素,故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的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或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都会生成盐和水,故正确 C、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石蕊试液变红.故正确 D、活泼金属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