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机物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确定A的组成,实验:
猜想一: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猜想二:A含有C,H,O三种元素.
实验:如图
结论:
1.猜想
 
正确.
2.推测出有机物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
3.有机物A的化学式可能是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物质燃烧后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都是来自于该物质,将碳元素的质量加上氢元素的质量如果等于3.1g就没有氧元素,如果小于3.1g就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质量就是用3.1g-碳元素质量-氢元素的质量.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都是来自于该物质,所以物质中的氢元素质量为:2.7g×
2
18
×100%=0.3g,物质中的碳元素质量为:4.4g×
12
44
×100%=1.2g,所以物质中的氧元素为:3.1g-0.3g-1.2g=1.6g,所以有机物A中所含 C:H:O元素质量比是:1.2g:0.3g:1.6g=12:3:16,所以有机物A中所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O=
1.2
12
0.3
1
1.6
16
=1:3:1
故答案为:二;12:3:16;1:3:1.
点评: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适当的方法区分下列物质
(1)蒸馏水和山泉水,我的方法是: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我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探究木炭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他们设计了如图中(甲图)所示装置,往A试管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1)同学们根据装置所示,立即正确写出了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他们写出的化学方程式是
 
,根据这个化学方程式说明木炭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是
 
 
.如果没有酒精喷灯改用酒精灯加热,对酒精灯的改进措施是
 

(2)同学们观察到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其中一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准确,他的理由是
 
.同学们听了他的理由,都认为他的想法是合理的,他们根据该同学的理由,查阅资料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A、B试管之间连接上乙图所示装置,就能证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这个结论.请你据此推测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同学们在D处观察到蓝色火焰,他们联想到蜡烛燃烧火焰分层,而且各层火焰温度不同,他们想探究一氧化碳燃烧时,中心火焰的温度和外层火焰的温度是否相同,又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进行了验证,他们设计的实验是
 
,该实验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
 

(4)由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同学们在B、C、D三处都观察到了正确的实验现象,由这些现象可知一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初三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某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回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甲组同学: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右图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并测量CO2的体积.(其他仪器省略)
(1)图1中左侧的橡皮管的作用
 

(2)图1中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3)
 
(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乙组同学:
【查阅资料】
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取样品,研成粉状后,按如图2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F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快速通一段时间空气;⑥称量F的质量,计算前后两次质量差.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问题探究:①产品研成粉状的目的
 

②B装置的作用是
 

G装置的作用是
 

③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的Ca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  偏小 不变”).
④在步骤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
 

【总结反思】:
(1)甲组同学们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甲组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的原因
 

(2)在乙组实验步骤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针对如图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B、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不能使金属生成金属氧化物的是(  )
A、氧气B、浓硫酸
C、稀硫酸D、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解释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雨水的微观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1)请从“构成物质微粒”的角度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氢气、水、硫酸、铜、氯化钠、氦气.
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写化学式,下同)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③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2)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将有关物质组成的图示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