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洁同学发现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放入FeCl3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镁条表有黑色物质出现.对这一特殊现象,小洁准备通过以下几个实验开展探究,其中不必要的是(  )
分析:根据镁的化学性质分析,镁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能与排在镁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解答:解:A、镁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此可猜想FeCl3溶液可能显酸性,用pH试纸测量即可,说法正确;
B、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故可猜想猜产生的气体为H2,用燃烧的木条检验,说法正确;
C、镁与能将铁从铁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粉呈黑色,故可猜想镁条表面的黑色末是铁粉,干燥后用磁铁检验,说法正确;
D、镁条与镁粉只是形状不同,放入氯化铁溶液中的现象是相同的,不能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有根据的去猜想,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8、某校同学以“探究常见金属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
【所用药品】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Al、X、Cu三种金属.
【实验记录】
Al X Cu
现象 开始时 几乎无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速度慢 无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 产生气泡速度快 产生气泡速度慢 无气泡产生
【分析与结论】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铝在常温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一段时间后,铝表面产生气泡且速度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H2SO4═Al2(SO43+3H2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在操作实验时缺少的一个操作步骤是
用砂纸将金属表面打磨光亮
(2)三种金属的化学性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铝、X、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在常温下能反应;
猜想②在常温下不能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
猜想③在加热的条件下不能反应.
【实验与事实】
操作①:将一小块铜块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无明显现象;
操作②:加热该试管,铜片有气泡产生,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操作③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检验方法及现象略);
操作④;立即停止加热;
操作⑤: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入少量水中,溶液呈蓝色.
【结论与解释】
(1)由以上探究可知:猜想
是正确的.
(2)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SO2:立即停止加热的目的是
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
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

(3)铜跟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SO2、CuSO4和水.
【反思与评价】操作⑤中,从安全角度考虑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将水倒入剩余的液体里.
【拓展与应用】根据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识,同学们又设计了两个利用废铜屑、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
甲方案:利用废铜屑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uSO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乙方案:在加热的条件下废铜屑在空气中氧化成CuO,再将CuO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uSO4
请你从安全、节约、环保等方面进行评价,较好的方案是
(添“甲”或“乙”),理由是
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6期 总172期 人教课标中考版 题型:058

  [问题情境]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它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野.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应注意留心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为了准备好今天下午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睿睿所在的化学兴趣小组正在帮老师整理实验仪器和药品.不经意间睿睿发现有一瓶盛有铜粉的试剂,和其他的不一样,颜色比较浅,难道这里面混进了其他金属?经询问老师才知道,这瓶铜粉是为了做探究实验用的,并且里面只混进了一种能与稀酸反应的+2价金属.

  [猜想与假设]她们依据今天实验所用的金属,大胆地做出了下面的猜测:

观点1:从颜色上看,很可能是混进了镁粉;

观点2:从颜色上看,很可能是混进了________;

观点3:从颜色上看,很可能是混进了________.

  [查阅资料](1)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2)相对原子质量:Mg-24、Fe-56、Zn-65.

  [实验步骤]

1.设计思路:根据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取一定量的样品向里面分次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最终剩余的不反应的就是铜,测出铜的质量就可以知道未知金属的质量,然后计算所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以计算出未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从而判断所混进的是什么金属.

2.操作步骤:取该混合物粉末8.0 g放入烧杯中,将140.0 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

3.数据处理: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讨论](1)稀硫酸加到第________次时已经过量.

(2)该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为________.

  [组成确定]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沪教课标中考版 2009-2010学年 第13期 总169期 题型:059

问题情境: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它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野.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应注意留心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为了准备好今天下午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睿睿所在的化学兴趣小组正在帮老师整理实验仪器和药品.不经意间睿睿发现有一瓶盛有铜粉的试剂,和其他的不一样,颜色比较浅,难道这里面混进了其他金属?经询问老师才知道,这瓶铜粉是为了做探究实验用的,并且里面只混进了一种能与稀酸反应的+2价金属.

猜想与假设:她们依据今天实验所用的金属,大胆地做出了下面的猜测:

观点1:从颜色上看,很可能是混进了镁粉;

观点2:从颜色上看,很可能是混进了________;

观点3:从颜色上看,很可能是混进了________.

查阅资料:(1)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2)相对原子质量:Mg-24、Fe-56、Zn-65.

实验步骤:

1.设计思路:根据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取一定量的样品向里面分次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最终剩余的不反应的就是铜,测出铜的质量就可以知道未知金属的质量,然后计算所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以计算出未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从而判断所混进的是什么金属.

2.操作步骤:取该混合物粉末8.0 g放入烧杯中,将140.0 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

3.数据处理: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讨论:(1)稀硫酸加到第________次时已经过量.

(2)该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为________.

组成确定: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