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科学》课程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都需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表中各自然现象的发生与需要满足的条件相符的是(  )
选项现 象条 件
A铁生锈氧气
B冰熔化温度达到熔点
C白磷自燃温度达到着火点
D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
A.AB.BC.CD.D

分析 A、根据铁的锈蚀条件来分析;
B、冰熔化是一种物态变化现象,需要热量和温度的支持;
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D、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条件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锈蚀,即既要与氧气接触,又要与水接触,所以不正确;
B、冰熔化时必须在温度到达熔点后仍然能够不断吸热,只有温度条件,所以不正确;
C、白磷发生自燃,除了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以外,还需要与氧气接触,所以不正确;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科学的知识比较多,和生产生或联系也比较密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Fe2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反应③的用途是冶炼生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KClO3$\stackrel{MnO_2}{→}$2KCl+3O2B.3CO+Fe2O3$\stackrel{高温}{→}$2Fe+3CO2
C.NaCl+H2O→NaOH+HClD.2NaOH+SO2→Na2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人设想将二氧化碳通过管道深入到足够深度的海底(约1000米以下),以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降低温室效应.以下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海底压强很大,二氧化碳通入后,可能呈液态或固态
B.二氧化碳会缓慢反应生成碳酸,使海底底部的酸性增强,从而影响海底的生态环境
C.在足够深的海底,由于二氧化碳含量增大,有利于海底生物的光合作用
D.海底已溶解的二氧化碳,回到海洋表面需数百年,也许那时人类已有了处理二氧化碳的更好办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刚同学说:“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则盐溶液一定呈中性”.你认为这种推理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例证是Na2CO3溶液显碱性.
(2)小丽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请你用pH试纸帮小丽测出该土壤样品浸出液的酸碱性(写出操作方法):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土壤样品浸出液滴于pH试纸上,然后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比色卡对照.
①小丽同学测得土壤样品浸出液的pH是5.9,你认为合理吗?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如果检测的结果呈酸性,那么要改良此土壤,应该向农田里施加熟石灰.
(3)在不提供指示剂的情况下,若要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你所选择的试剂是C.(填字母)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石灰石         D.纯碱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中华民族辉煌的创造发明史,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及使用B.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C.用粮食酿酒D.铁的冶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资料1:美丽化学,造福人类,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G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路灯,手电和显示显像等多个领域.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值为5,镓的核电荷数为31.
(2)氮、磷、镓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氮、磷.
(3)磷化镓也是制造LED的一种材料,其化学式为GaP,氮和磷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4)镓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Ga+3O2$\frac{\underline{\;\;△\;\;}}{\;}$2Ga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O2(填化学符号),②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CD(填序号).
(2)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6H2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与过量的木炭粉混合后,用下图所示装置以合理的操作步骤测定(假设杂质始终不发生变化).

(1)实验中持续通入干燥的氮气.加热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其作用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以防止倒吸?为什么?不需要,因为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直到反应完成后玻璃管物质冷却,装置中的气体压强不会急剧减小,所以不会引起倒吸.
(3)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完全的,那么该实验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测定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增重的质量因一氧化碳的生成和带走的水蒸气而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