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N2和CO2 |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
B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加入肥皂水,搅拌 |
C |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
D | 区分NaCl和CaCl2溶液 | ___________ |
A.A B.B C.C D._______________
B 二氧化碳、碳酸钠等 【解析】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错误;B、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C、铁会与稀硫酸反应,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不能除去铜,错误;故选B。D、二氧化碳和碳酸钠都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氯化钠不能,所以区分NaCl和CaCl2溶液,可...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琼海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以下主要现象:①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②有无色气泡产生。
(1)写出产生第一种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产生第二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脱落,里面的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产生第二种现象的原因:铁锈脱落,里面的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一轮验收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用下列微型实验进行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相关性质研究。
(1)同时挤压滴管B和C,控制相同液体量于球形容器中。
①写出I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关上述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MnO2加快反应速率
B.半分钟内球形III中产生气体少
C.反应过程中球形II比球形III内反应剧烈
D.MnO2一定分解产生气体
(2)微热燃烧器,蜡烛b、c燃烧,蜡烛a不燃烧。关于燃烧器中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
A.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探究可然物燃烧需要氧气
C.说明红磷与白磷是性质相似
D.可以比较白磷、红磷着火点的高低
(3)挤压滴管A,将足量稀盐酸滴于球形I中,球形I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蜡烛c熄灭,然后蜡烛b也熄灭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蜡烛熄灭后,将玻璃尖嘴管对着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内,烧杯内壁变模糊,此反应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一定含有碳元素。
2H2O2 MnO2 2H2O + O2↑ ABC AD 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 【解析】(1)①用双氧水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 O2↑;②A、MnO2加快反应速率,正确;B、半分钟内球形III中产生气体少,正确;C、反应过程中球形II比球形III内反应剧烈,正确;D、MnO2不能分解产生气体,错误;(2)A、探究可燃物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一轮验收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蔗糖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1g以下用游码),以下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 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广口瓶
B. 用规格为500mL的量筒准确量取47.5mL水
C. 称量时,发现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 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D 【解析】A、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细口瓶,广口瓶盛放固体药品,故错误;B、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0g×5%=2.5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2.5g=47.5g,则水的体积为47.5mL,选择50mL的量筒来量取,500mL的量筒量程太大,故错误;C、托盘天平称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模拟实现工业生产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为____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
(3)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为: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的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 _____________。
过滤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放热 饱和氨盐水呈碱性,有助于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NH4Cl 【解析】(1)操作a是固体和液体分离,为过滤;(2)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3)向精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则该固体一定为碳酸盐
B. 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 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则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
D.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C 【解析】A、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错误;B、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错误;C、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则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高安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D 【解析】A、沉淀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错误;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错误;C、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错误;D、蒸馏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届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D 【解析】①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由酸和碱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错误;②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它是盐,错误;③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错误;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碳酸钙,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宜春市2018届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同学们发现新鲜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仿佛铁生锈一样。于是,研究性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苹果汁变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a.苹果汁中含有0.001%的二价铁物质,同时也含有多酚类物质,多酚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变为褐色。
b.二价铁在空气中或与浓硝酸反应都能变为三价铁,且三价铁的溶液为黄色。
c.硫氰化钾(KSCN)溶液遇二价铁溶液不变色,遇三价铁溶液变红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苹果汁变色与苹果中的铁元素有关;
猜想Ⅱ.苹果汁变色是苹果汁中的多酚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结果。
(进行实验)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实验1 | ②中未出现明显变化 ③_________ | ||||
实验2 | 分别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如下图所示) | 试管编号 | 1min | 10min | 24小时 |
① | 黄褐色 | 褐色 | 深褐色 | ||
②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 变化 | ||
③ | 略有些黄色 | 浅黄 | 黄色 |
(解释与结论)(1)实验1验证了苹果汁中含有二价铁物质。在该实验试管③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2的试管②中,Fe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的数值为____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猜想Ⅰ不成立;
(进一步探究)验证猜想Ⅱ成立的操作:将除去________的空气通入鲜苹果汁中;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生活中为了防止苹果汁变色,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溶液变为红色 0.001 氧气 苹果汁 不变色 现榨现喝等 【解析】(1)由于“二价铁在空气中或与浓硝酸反应都能变为三价铁,且三价铁的溶液为黄色;硫氰化钾(KSCN)溶液遇二价铁溶液不变色,遇三价铁溶液变红色”实验1验证了苹果汁中含有二价铁物质,在该实验中③的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 (2)苹果汁中含有0.001%的二价铁物质,要验证苹果汁变色与苹果中的铁元素是否有关;实验2的②中FeS...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