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如图)的主要目的是( )
A. 隔离空气 B. 便于灭火人员通行
C. 隔离可燃物 D. 沿通道扩散浓烟
C 【解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山林开辟防火带防火是隔离可燃物的原理防火,故选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嫩江县2018届九年级3月升学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食醋中含有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试求:
(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克醋酸中含有16克氧元素。
60, 1:2:1 , 30 【解析】根据醋酸的化学式及相关计算解答。(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2)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4:2=1:2:1;(3)16g÷=30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 化学式:(C2F4)n,具有高润滑不粘性等特点,生活中用作不粘锅的 涂层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碳、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B. 聚四氟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
C. 100 g 聚四氟乙烯含氟元素 76 g D. 聚四氟乙烯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解析】A、由物质的化学式可知,碳、氟的质量比为(12×2):(19×4)=6:19,故错误;B、由物质的化学式可知,(C2F4)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9×4)×n=100n,故错误;C、100g聚四氟乙烯含氟元素的质量=100g×=76g,故正确;D、由物质的化学式可知,碳、氟的质量比为(12×2):(19×4)=6:19,则聚四氟乙烯分子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故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g | 待测 | 11 | 28 | 5 |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D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设反应后甲的质量为X,故5g+2g+20g+22g=X+11g+28g+5g,得X=5g,反应前后,甲的质量不变,乙和丙的质量增加,丁的质量减少,故甲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丁=甲+乙。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可能为催化剂会没有参与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丁=甲+乙,符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放假了,小明和同学准备去郊游,在野炊前他们为了防止发生火灾提出了以下方案和理由。其中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 方案 | 理由 |
A | 在远离树林的空地上生火 | 隔离可燃物 |
B | 完毕后将未燃烧的木柴取走 | 移走可燃物 |
C | 完毕后用沙子将火盖灭 | 隔绝空气和氧气 |
D | 完毕后用水将火浇灭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在远离树林的空地上生火,可以远离可燃物,可以防止发生火灾,故正确; B、完毕后将未燃烧的木柴取走,属于移走可燃物,可以防止发生火灾,故正确; C、完毕后用沙子将火盖灭,属于隔绝空气和氧气,可以防止发生火灾,故正确; D、完毕后用水将火浇灭,属于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绿色植物体主要由C、H、O等元素组成,在戈壁沙漠中绿色植物无法生长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中缺少
A. O2 B. H2O C. CO2 D. N2
B 【解析】绿色植物正常生长需要从空气和土壤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气体,在戈壁沙漠中缺少水分,故绿色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来凤县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Ba(NO3)2、NaCl、NaOH、Na2SO4、Cu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固体中一定有Ba(NO3)2、NaOH、CuSO4 和Na2SO4
B. 沉淀 A 中一定有Cu(OH)2 和BaSO4
C. 溶液 B 中一定有NaOH 和 Na2SO4,一定没有CuSO4
D. 原固体中一定没有 NaCl和Na2SO4
B 【解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沉淀溶于酸,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白色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水后,得到沉淀A和溶液B,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部分溶解,所以沉淀A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白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氢氧化钠、硫酸铜,可能含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___。
(2)“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其有效成分之一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_____。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解析】 (1)A表示物质为易爆物;B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炸;C表示物质有强腐蚀性;D表示严禁烟火;故选D;(2)“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其有效成分之一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都能溶于水,溶于水后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Fe2(SO4)3 B. CuCl2 C. AgNO3 D. FeCl2
C 【解析】含有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是蓝色,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是浅绿色,含有高锰酸根离子的溶液是紫红色。A、溶液是黄色,错误;B、溶液是蓝色,错误;C、溶液是无色,正确;D、溶液是浅绿色,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