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2016年2月6日凌晨3:57:26,在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大楼倒塌及大量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往往会发生灾后疫情,为了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次氯酸钠是氧化物
C.过氧乙酸为有机物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分析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分析解答;
C、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解答;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x+(-2)=0,则x=+1;故A错误;
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次氯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
C、过氧乙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知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机物的概念,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能力及对氧化物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水和溶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1)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的方法是蒸发水.
(2)海水淡化可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可行的是C.
A.用过滤的方法使海水淡化    B.用降温的方法将海水变成淡水
C.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冷凝收集淡水
(3)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将100g40℃时的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NaCl> KNO3(“>”、“=”或“<”)
②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时,盛有KNO3的烧杯中需要加入更多量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数字或化学用语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2H;
(2)3个铵银离子3NH4+
(3)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5}{P}$2O5
(4)画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反应过程的是(  )
A.
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升温
B.
向一定里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婷婷与李玉同学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分別放在两个试剂瓶中的两片用砂纸磨得光亮的银白色金属,未贴标签.实验老师只知道X、Y是银和铁,因此,两位同学对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进行猜想:
①婷婷同学猜想:金属X较活泼.
②李玉同学猜想:金厲Y较活泼.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金属片X、Y分别放人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等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金属Y表面无明显变化,金属X的表面有气泡冒出.李玉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装金属X的试管口气体能燃烧反应产生的气体为H2(填化学式)
(3)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就是银或Ag.实物室急需一定量的Y粉末,李玉问学认为可用现有的X金属粉末和Y的盐溶液、蒸馏水等药品,配以必要的仪器来制得急需的Y粉末,原因是(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2AgNO3+Fe═2Ag+Fe(NO32
(4)实验老师经实验分折得知制Y粉末中含有未反应完的X粉末,若用物理方法将杂质X粉末除去,则可用磁铁吸引X粉末;若用化学方法将杂质X粉末除去,两个同学经讨论、交流,一致认为可选用的除杂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化学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它属于混合物(选填“混合物”
或“纯净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2)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C(选填序号).
a.黄铜     b不锈钢     c.铁矿石
(3)如果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4)稀土元素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三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Eu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有甲、乙两组化学学习小组探究中和反应.
甲组同学往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溶液的温度与加入液体的体积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1)查得10%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02g•cm-3,配制100mL这种溶液,需氢氧化钠10.2g.
(2)根据图1分析:当加入盐酸体积为10mL时,表明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若要证明NaOH与HCl恰好反应,还可采用的方法有:用pH试纸测得pH为7.
(3)教材指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图2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根据图示信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表示该反应的本质:OH-与H+结合生成H2O分子.
(4)乙组同学提出“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与10%盐酸反应,以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此提议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这样就没法确定放出的热量是中和反应放出的,还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
[提出问题]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根据如图进行实验,该小组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实验探究](1)根据二氧化碳通入A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通入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如图C装置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Ca(OH)2═CaSO3↓+H2O,澄清石灰水常用以检验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很少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其原因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钠含量多,所以吸收二氧化碳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
(2)如图研究二氧化硫气体性质的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反思提高]某同学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硫能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漂白.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此结论是否正确(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溶液恢复为紫色,则此结论是正确的;若溶液不能恢复为紫色,则此结论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NaCl,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C(填写字母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BaCl2溶液      B.NaOH溶液      C.AgNO3溶液     D.稀盐酸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