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宏观现象 | 微观解释 | |
A |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 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 |
B |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红色消失 | 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
C | 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D | 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 | 酒精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 |
A. AB. BC. CD. 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金属是_____。
(2)生活中常使用铁锅炒菜,这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性。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3)向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某种金属,可回收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在pH<7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 )
A. Na+、Ag+、NO3-、Cl﹣
B. NH4+、Ba2+、NO3﹣、SO42﹣
C. Al3+、K+、CO32﹣、OH﹣
D. Fe3+、Mg2+、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处处有化学。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进入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B. 铁制品生锈后不要轻易去除,以减缓铁的锈蚀
C. 误服硫酸铜等含重金属离子的盐后,立即服用豆浆牛奶等缓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时送医
D. 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及时逃离现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称量5g氢氧化钠固体 |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
B |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 |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
C | 检 验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
D | 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 分别取两种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CuO
②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
③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超氧化钠(NaO2)是一种固体供氧剂,可应用于家庭急救,其供氧的原理是4NaO2+2H2O=4NaOH+3O2↑.为探究长期存放的超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I.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
Ⅱ.另取少量固体,用足量水溶解后,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实验过程中只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I中现象能否判断超氧化钠已变质?说明理由_____。
(2)Ⅱ中现象可得出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没有_____。若要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可取少量固体充分溶解后继续实验,需用到的试剂有_____。
(3)将I、Ⅱ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得到澄清溶液。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甲、乙两位同学,当他们共同做完了水的电解实验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后,有下列对话,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指着氢气燃烧实验的装置说:“一种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后,如果有水生成,则这种物质一定是氢气”
B. 乙回答说:“可能如此,但我不能肯定”
C. 乙指着实验桌的一瓶气体说:“这瓶无色气体,如果能够点燃,我认为这是一瓶氢气”
D. 甲回答说:“可能是这样,但我也不能肯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香兰素(化学式为 C8H8O3)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奶粉中添加香兰素可以增加奶香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香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2g
B. 香兰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质量分数
C. 香兰素中有 8 个碳原子
D. 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8∶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