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选择含氧的物质作原料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必须使用催化剂D.酒精灯不是一定要用

分析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水性确定氧气的收集方法;
C、从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所用的药品进行分析;
D、从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所需要的反应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有氧气,反应物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故A正确;
B、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不需要催化剂.故C错误;
D、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不需要酒精灯.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道题从所用药品、反应条件、收集方法等方面考查了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考查的比较全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L海水在逐渐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单位:g)的关系如表所示:
海水密度(g.mL-1CaSO4NaClMgCl2MgSO4NaBr
1.130.56
1.200.91
1.210.053.260.0040.008
1.220.0159.650.010.04
1.260.012.640.020.020.04
1.311.400.540.030.06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普通海水的密度小于1.13g/mL.
(2)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卤水的密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1.21g•mL-1~1.26g•mL-1范围内.原因是:尽可能使氯化钠析出,尽少减少杂质盐类的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  )
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B.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
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XYZW
反应前质量(g)221620
反应后质量(g)17m611
A.参加反应的Z与W质量比为6:11
B.m=6
C.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X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5和2,则他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现有A、B、C、D、E、F、G、H、I、J十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B、D、E是常见气体,且B和D含有相同的元素,C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F是红色金属,G是白色沉淀,试剂乙是蓝色溶液,J是一种绿色粉末状固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Cu,GCaC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4)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中,利用如图1的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分液漏斗.
(2)利用B装置制取气体,向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先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操作,其方法关闭旋塞,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捂住锥形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将手松开,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下列是乙同学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BC(填序号).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4)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这是利用了氧气助燃性的性质.而判断E装置中集气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气泡往瓶口外冒.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6)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D,反应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也可用图2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B端通入.(填A或B)如果瓶中装满氧气把水从B端通入可以将氧气排出.(填A或B)
(7)你认为实验室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发生装置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
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气体的溶解性、气体是否有毒等.
(8)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上述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关下列实验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甲实验中左试管比右试管放出气泡快,说明MnO2比CuO的催化效果好
B.乙实验中装置中玻璃导管内水柱上升,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C.丙实验中低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
D.丁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已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 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又溶到了B中.
(3)从实验中同学们还可以了解到氨水的性质的性质,氨水的性质(写出两点)
氨水显碱性;氨水具有挥发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发现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同学们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
查阅资料
1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注意: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
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D装置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Na2O2和CO2反应放出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氢氧化钙固体.
实验结论
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②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
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思考后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不能生成NaOH.
②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