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红色固体产物的成份(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红色固体产物的成份
【查阅资料】
Ⅰ.木炭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该实验的红色固体产物中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假设1: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2: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3:红色固体Cu、Cu2O的混合物(请补充完成假设3).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若无明显现象假设1成立
若固体部分(选填“全部”或“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假设2和假设3均成立
探究二:测定该实验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
该化学兴趣小组经交流讨论后,设计了如下两方案:
【方案一】称取5.00g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操作A、洗涤、干燥,称量得红色固体质量为4.20g.
(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2)检验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观察到现象: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已洗涤干净.
(3)通过计算,假设3成立,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为1.44g;
【方案二】称取5.00g的红色固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d中的物质反应,影响测定结果;
(2)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氢气,若不加装置b,实验结果会偏大(“偏大”或“偏小”);
(3)装置c中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CO2及H2O对装置d的测量造成误差,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大(“偏大”或“偏小”);
(5)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
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以赶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其目的是:a.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装置d干扰测定;b.防氢气不纯,发生爆炸,检验空气是否赶尽的方法是:在K1处用小试管收集气体,进行点燃;④打开K2,关闭K1
(6)经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分别为100.00g、100.18g,计算产物中Cu2O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交流与反思】
(1)在方案一实验测定中,若测定结果偏大,则下列可能的原因有①、②.(填序号)
①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未洗涤干净     ②洗涤后未完全干燥
③干燥方法采用的是在空气中加热烘干  ④称量剩余红色固体时,有部分固体洒落到实验台上
(2)方案二中利用同样的装置,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分析 探究一:【猜想与假设】因为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则根据假设1、2,推测假设3;
【设计实验】如果暗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加入稀硫酸时,Cu2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探究二:
【方案一】(1)考虑操作A是过滤,掌握在实验室中完成过滤的玻璃仪器;
(2)考虑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3)根据Cu2O+H2SO4=CuSO4+Cu+H2O,通过计算,如果假设3成立,可计算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
【方案二】
(1)盐酸易挥发,容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2)考虑浓硫酸的吸水干燥作用;
(3)装置c中涉及的反应为:氢气与Cu2O生成铜与水;
(4)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够被碱石灰吸收;
(5)正确的顺序是:先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把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排出,再打开K2,关闭K1,点燃酒精灯;
(6)根据化学方程式化和质量守恒定律,计算产物中Cu2O的含量;
【交流与反思】
(1)根据在方案一的测定实验,考虑测定结果偏大的可能的原因;
(2)通过测定反应前后c装置的质量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解答 解:探究一:
【猜想与假设】因为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则根据假设1、2,推测假设3为红色固体Cu、Cu2O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即Cu2O+H2SO4=CuSO4+Cu+H2O,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
探究二:
【方案一】称取5.00g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操作A、洗涤、干燥,称量得红色固体质量为4.20g.故:
(1)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2)检验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观察到现象: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已洗涤干净.
(3)设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质量为x.
根据Cu2O+H2SO4=CuSO4+Cu+H2O 质量差
    144              64     80
     x                      5.00g-4.20g=0.8g
则$\frac{144}{80}=\frac{x}{0.8g}$,解得x=1.44g
通过计算,假设3成立,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为1.44g
【方案二】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
(2)装置b的作用是 干燥氢气,若不加装置b,实验结果会偏大;
(3)装置c中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d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测定的水的质量偏高,会导致计算的Cu2O的质量偏高,从而导致实验结果会偏大;
(5)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以赶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其目的是:a.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装置d干扰测定;b.防氢气不纯,发生爆炸,检验空气是否赶尽的方法是:在K1处用小试管收集气体,进行点燃实验;④打开K2,关闭K1
(6)经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分别为100.00g、100.18g,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水的质量为100.18g-100.00g=0.18g,则设产物中Cu2O的含量为x.
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144           18
x            0.18g
则$\frac{144}{18}=\frac{x}{0.18g}$,解得x=1.44g
答:产物中Cu2O的含量为1.44g.
【交流与反思】
(1)在方案一实验测定中,若测定结果偏大,则下列可能的原因有:①反应后剩余红色固体未洗涤干净;②洗涤后未完全干燥,而称量剩余红色固体时,有部分固体洒落到实验台上,结果偏小,故选①、②.
(2)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差即为Cu2O中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Cu2O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产物中Cu2O的含量.故填:c.
故答案为:
【猜想与假设】红色固体Cu、Cu2O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部分
探究二:【方案一】(1)过滤,漏斗;(2)氢氧化钠,无蓝色沉淀生成.(3)1.44g;
【方案二】(1)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d中的物质反应,影响测定结果;
(2)干燥氢气,偏大;(3)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防止空气中CO2及H2O对装置d的测量造成误差,偏大;
(5)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氢气不纯,发生爆炸,点燃;(6)1.44g
【交流与反思】(1)①、②;(2)c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C.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D.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检验CO2
C.
测溶液PH值
D.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分液漏斗.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会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装置C可以作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它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4)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可以选择AF(或CF)(填字母).二氧化碳容易导致温室效应,结合实际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低碳生活少乘私家车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17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2.33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存在Ba2+B.无法确定CO32-是否存在
C.Na+一定存在D.一定不存在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分别用一定量的金属镁与盐酸反应,所做的四次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2次实验中金属镁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第4次实验中氢气的质量为0.7g
(3)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
编号Mg(g)盐酸(g)生成氢气(g)
12.41000.2
24.81000.4
37.21000.4
48.4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研究物体运动形式
B.
制作丰富的食品
C.
研制新的药物
D.
合成新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B.铁钉生锈的条件 C.证明CO2与NaOH反应 D.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达到着火点).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或空气)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洗的方法,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015年1月8日《中化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的第六条“开展全员消防培训演练”,要求受训人员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逃生和自救.下列火场逃生和自救措施合理的是(  )
A.直立快跑B.匍匐前行C.坐电梯下D.开窗跳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