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C、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铜与稀硫酸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盐酸和Na2CO3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铜与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铜和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盛冷水的烧杯中,放人甲、乙两只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欲使甲试管中的晶体减少,乙试管中固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人的物质是(  )
A、氯化钠B、浓硫酸
C、冰块D、硝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4HF═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SiH4
B、O2
C、SiF4
D、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    HCl    MgSO4 Cu(NO32
B、AgNO3  NaCl    Mg(NO32 NaOH
C、Ca(OH)2    NaNO3 Na2CO3  NH4Cl
D、HCl   K2SO4 NaOH   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打翻燃着的酒精灯时立即用水浇灭
B、进入煤矿时要用火把照明
C、发生火灾时要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离开
D、煤气泄漏时要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达菲”是治疗甲型HlNl流感的一种药物,生产达菲的原料是八角中含有的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05).下列关于莽草酸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
D、莽草酸中C、H、0的质量比为7: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下列矿石冶炼金属时,可能形成酸雨的是(  )
A、赤铁矿(Fe2O3
B、硫铁矿FeS2
C、磁铁矿(Fe3O4
D、铝土矿(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灭火方法,你认为最正确的是(  )
A、汽油着火用水灭火
B、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灭火
C、电器着火用水灭火
D、森林火灾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他们查阅了有关数据:
CO2空气
25℃,1标准大气压气体的比热0.684千焦/(千克?℃)0.72千焦/(千克?℃)
0℃,1标准大气压气体的密度1.96克/升1.29克/升
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  下照射(如图),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
(见如表)
时刻9:239:289:339:389:439:489:539:5810:0610:1110:25
甲瓶温度/℃13.019.823.526.026.427.027.527.828.028.028.1
乙瓶温度/℃13.019.022.825.026.026.527.027.427.928.028.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
 

(3)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还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