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描述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物生成

C. 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

D. 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空港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2:00 对应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 10:00 对应的元素易形成化合物

C. 9:00 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F+

D. 该钟表的整点时间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寿春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利用B装置制取气体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_____。

(3)利用D装置测量反应生成的氧气体积,集气瓶水面上方有空气对测量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4)利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5)简述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3℃时,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70g溶液吗?______(填写“能”或“不能”);

(3)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a<c或a=c或a>c)

(5)图中阴影部分相对于a、c的溶液来说,分别代表______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嗅闻气体气味

C. 量取液体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5分)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是如何怎么处理的?

(1)对野炊有经验的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 制的;(填字母)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 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

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 、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样   ;(填字母)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4)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 =7) C.肥皂水(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枣阳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在枣阳市区所饮用的水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水中的细菌。常将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我市水厂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1)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该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变化。

(2)最终得到的净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