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上:

实验时,先通入一会H2,再加热的原因:_____     _               _     _______
实验结束时,撤去酒精灯后还要通H2的目的是____                           __。
    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防止新生成的铜再被氧化                            

分析:根据氢气的性质解答.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解: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氢气与空气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故在加热之前需先通入一会氢气,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撤去酒精灯后还要通H2的直到玻璃管冷却,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再被氧化.
故答案为:①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防止新生成的铜再被氧化
点评:氢气还原氧化铜步骤:实验开始先通氢,排净空气再点灯,黑色变红先撤灯,通氢直到试管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

(1)加热Fe2O3之前要先通一会儿CO,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d→e,其目的是既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又能把多余的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储存在C瓶中,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

(1)两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完全变为黑
色沉淀,猜想是CuO。为验证猜想,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用CO还原得到红色物质,且生成的气体能使________,写出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有时也会生成浅绿色沉淀 [化学式为CuSO4·3Cu(OH)2]和Na2SO4,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探究新制Cu(OH),的分解温度,设计水浴加热装置(如图)。
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该装置采用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
(4)18℃时,将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测得混合液温度为22℃,说明该反应_____(填“放热”或“吸热”)。当水浴温度分别为30℃、60℃、90℃时,黑色沉淀出现的时间为:2分钟、6秒、1秒,则说明温度越高,Cu(OH)2分解速率越_____(填“快”或“慢”)。该实验说明,Cu(OH)2分解温度________(填“无确定数值”或 “有确定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6分)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a.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aCO3+ H2O + CO2===Ca(HCO3)2

微热

 
      b.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

         Ca(HCO3)2="====" CaCO3↓+H2O+ CO2↑;
c.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试填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Ⅱ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
请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          ;④            ▲          
操作Ⅱ包括                           ▲                     等工序。
(2)制轻质碳酸钙时,D为     ▲    (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液”),
理由是:                ▲                
(3)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I比小王的主张更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操作I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实验小组选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装置B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填一种).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_(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2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
(4)用装置C收集气体前,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5)该小组还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以用于制取气体,又可以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应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_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实验室开放日那天,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两瓶无标签的固体试剂和两瓶无标签的液体试剂,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的探究.
(1)小娜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于一试管中混合后,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种物质,大家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小佳的猜想可能是:①______②______
(2)为证明小佳的猜想①是正确的,我设计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小华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小佳猜想②中的气体,该气体应由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小丽从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于试管中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大家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的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______;
猜想二:______;
猜想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现有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发生装置中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______;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a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将仪器接口a与c相连,即可证明CO2,但装置F有错误,请在图中修改(图见答题卡)______,此时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MnO2的作用是______,欲从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MnO2,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
①蒸发②过滤③溶解④洗涤⑤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5分)
催化剂在科研、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前沿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1)为探究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
编号
KClO3质量/g
其他物质质量/g
待测数据
实验1
2.0
 
 
实验2
a
MnO2  0.5
 
① 表中a的数值应是   。
② 表中的待测数据指   (填字母序号)。
A.氧气的质量B.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C.氧气的体积D.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③ 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   。
(2)同学们继续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 3O2↑。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连续发生如下反应,试分析后按要求填空。
(I) 2KClO3 + 2MnO2="==2KMnO4" + Cl2↑+ O2↑;
(II)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I)K2MnO4 + Cl2="==2KCl" + MnO2 + O2↑。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
【拓展】氟利昂释放出的氯原子参与了臭氧层的破坏,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综合图中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写出臭氧层被破坏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