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将切下的小蜡烛块放入水中,由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的结论,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结论”;
(4)本题可用假设法,结合提出的问题根据蜡烛蒸气易液化,一氧化碳不易液化考虑.
解答 解:(1)将切下的小蜡烛块放入水中,获得的实验结论是石蜡的密度比水小,则看到的现象是蜡烛块浮在水面上.
(2)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c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水雾,说明有水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就是进行对比实验,做法正确.不合题意;
B、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做法正确,不合题意;
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就是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咨询老师,做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①因为一氧化碳气体不易液化,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因此玻璃导管中没有明确现象;故如果观察到玻璃导管中没有明确现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②如果芳芳的猜想正确,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到导管里时冷却,又可凝成石蜡,故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芳芳的猜想正确;
③如果上述两种现象都有,即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则证明婷婷的猜想正确.
故答案为:(1)密度比水小;
(2)a;
(3)水和二氧化碳;C;
(4)导管口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现象,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 | |
B. |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 |
C. | 粉尘属于空气质量预报的项目 | |
D. | 可以用塑料水管代替金属水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