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小丽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试管; ②酒精灯.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的最佳组合是A和C
(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装置缺少棉花,
(3)实验结束后,为了鉴定收集到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小红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却看不到复燃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装置漏气,未收集到氧气(写一个).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B(填字母);实验时加入二氧化锰起了催化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分析 (1)依据常用仪器回答;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要得到干燥的氧气,通常用排空气法;并据反应原理书写表达式,依据实验注意事项回答后面问题;
(3)根据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4)依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并据反应原理书写表达式;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解答 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试管、酒精灯;
(2)加热高锰酸钾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制取干燥的氧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表达式是: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装置中没放棉花,放一团棉花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却看不到复燃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未收集到氧气;
(4)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时,不需加热,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答案:
(1)试管、酒精灯;
(2)AC;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棉花;
(3)装置漏气,未收集到氧气;
(4)B;催化;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点评 本题考查氧气实验室制法中发生、收集装置的选取.同时考查它们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其作用.掌握装置选取方法、反应原理、验满方法等知识,并会结合题意细心分析解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幅员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的前景十分远大. 
(1)我国海盐年产量3千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从海水中提取实验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生产流程如下:
在蒸发池中促进水分蒸发,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各项中的④(填选项序号)
①潮汐能②生物能③电能④太阳能⑤化学能
(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①处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填“中和”或“复分解”或“化合”或“分解”)
(3)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KC1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KC1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②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80℃时,KNO3的溶解度为169g,在20℃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80gKNO3,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时KNO3的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若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杂质为固体,则分离除去KC1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是某原的配料标签,请根据标签中的内容,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偏硅酸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价H2$\stackrel{+4}{Si}$O3
(2)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化合物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一条化学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B.振荡后,乙瓶瘪得更厉害
C.仅用乙瓶无法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D.该实验也可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2016年诺贝尔化学颁给了关于“分子机器”的研究,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而原子在任何情况下不可再分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成原子,这些原子又可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H2和O2混合气体18g,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质量比是(  )
A.2:1B.1:8C.8:1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为了防治地方性大脖子病,需食用加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KIO3,则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同时有气泡冒出.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会有气体放出呢?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该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提出该猜想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查阅资料】(1)SO2有刺激性气味,有毒,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实验方案】陈兵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中,木条未复燃,该气体不是氧气.该结论是否严密?理由是①当氧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时不能使木条复燃.科学的实验排除了氧气.
陈兵用如图装置先排除SO2再验证H2,装置的连接顺序是②ACB,B装置中的现象是③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玻璃管内壁出现水珠,化学方程式为④H2+CuO$\frac{\underline{\;\;△\;\;}}{\;}$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碱式碳酸铜加热得到二氧化碳B.碳酸氢铵粉末暴晒后闻到气味
C.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D.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