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巨匠与贡献: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化学用语与意义: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与微粒构成: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D、物质与分类:
浓硫酸、生石灰--常见干燥剂;
烧碱、纯碱--常见碱;
不锈钢、生铁--常见合金
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分析:本题可以选用排除法是解答,即只要选项中有一项说法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据此结合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化学符号的含义、物质与微粒构成、物质与分类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
B、Al3+--表示铝离子,而不是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项归纳有错误.
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
D、纯碱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是碱,故选项归纳有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化学的发展历史、化学符号的含义、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质与分类的知识等,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FeSO4
B、CO2→CO
C、CO→CaCO3
D、NH4HCO3→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一项是(  )
A、从液态空气中获得氧气
B、自然界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次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出了四种仪器的名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量桶B、坩锅
C、椎型瓶D、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种原子,它的粒子总数为40,其中14个不带电,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26B、27C、13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李航同学将瓶装矿泉水滴在玻璃片上,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如图).待水分消失后,可观察到玻璃片上出现斑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斑点说明矿泉水中含有矿物质
B、矿泉水是一种混和物
C、矿泉水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D、矿泉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有氧分子存在的是(  )
A、空气B、双氧水
C、二氧化碳D、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下列仪器一定不会用到的是(  )
A、药匙B、镊子C、纸槽D、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分别是稀盐酸、一氧化碳、铁粉、二氧化碳、氧化铁和氧气中的一种物质,其中C为黑色固体,B为无色液体,用圆和五边形表示这六中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与D反应实验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