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1℃时,将等质量的乙、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乙>丙
C.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
(2)生活中常用铜丝作导线,主要是利用铜的 性;
(3)某同学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溶质是 (写化学式),
②固体乙含有的金属是 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碳与氧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燃烧匙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2)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数能成正比关系。将ag碳和bg氧气放入一恒容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如果P1<P2,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装置可完成多个实验:
(1)实验一:探究燃烧条件:在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 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二: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熔融)通电4Fe+3O2↑,若电解160吨的氧化铁,能得到多少吨的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C收集氧气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一般不选用E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3)实验室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F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化学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
A.用含铅工业明胶作药物胶囊,以降低生产成本
B.将废弃的电子产品(电子垃圾)掩埋地下或焚烧处理,以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C.提倡购物时少用塑料袋或不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D.在腊肉、香肠等食品中加入大量亚硝酸钠(NaNO2),以防腐、增色
(2)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碳具有 性(选填“氧化”或“还原”)。
(3)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 B的质量比为 。
②取少量尿素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填“能”或“不能”)嗅到刺激性气味,尿素属于 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B.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