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依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木炭消耗氧气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燃烧停止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D.反应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分析 可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的原理以及相关实验的基本操作分析反应物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依据烟雾的区别分析红磷燃烧的现象,依据实验后的现象分析剩余气体的性质.

解答 解:A、木炭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占据消耗的氧气的空间,不能测出氧气的体积,故此选项错误.
B、红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其成分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因此不是白雾,故此选项错误.
C、燃烧时集气瓶内温度较高,气体膨胀不利于水的导入,燃烧停止后,立刻打开止水夹,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故此选项错误;
D、利用剩余气体能与集气瓶中的水共存以及最终氧气耗尽红磷熄灭现象可知:该气体一定是难溶于水且不会支持燃烧,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是对空气成分的测量实验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该实验操作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为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A.冰水混合物B.自来水C.液氮D.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同学实验时发现: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下列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C.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溶液从80℃降至20℃后,有晶体析出,则原溶液(  )
A.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一定是饱和溶液
C.原溶液从80℃降温至60℃一定有晶体析出
D.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
①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质量增重;
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轻;
③电灯灯丝使用一段时间后变细;
④蜡烛燃烧后变短;
⑤冰变成水后质量不变.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400吨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最多可以练出含碳和其他杂质为4%的生铁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溶液具有稳定性,即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任何情况不会分离.错误.(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