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分)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上述三种金属中,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____
(填序号)。
A.三者在地壳中的含量,铜元素最高,铝元素最低
B.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
C.在自然界中,铜元素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铝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金属单质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
99
61
27
17
7.9
密度/(g·cm-3)
8.92
2.70
7.14
7.86
11.3
熔点/℃
1083
660
419
1535
328
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
2.5~3
2~2.9
2.5
4~5
1.5
分析上述数据,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运用中给我们三条判断依据,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⑵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⑶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               
(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
化铁反应。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内
的粉末由红色变为      色,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实
验我可以得出的一氧化碳的相关
化学性质是                                   
(5)工业上火法炼铜的一个主要反应是Cu2S + O2  2Cu + SO2  Cu2S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写出算式)。
用500吨含Cu2S 80%的铜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多少吨铜?(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分步给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B;(2)铁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大;(3)2Al+3CuO 3Cu+Al2O3;在高温条件下,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里置换出来。
(4)黑(1分);3CO+Fe2O3      2 Fe+3CO2(1分);可燃性,还原性,毒性(三条答全得1分);(5)80% (2分);320;(2分)
:(1)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铜<铁<铝;由此可发现金属的大规模冶炼和使用与金属活动性有较密切关系:活动性强的金属较晚被冶炼和使用;故选B;
(2)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而对比表中铁、铝的数据可发现:铁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3)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2Al+3CuO3Cu+Al2O3;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在高温条件下,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里置换出来;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玻璃管内的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 Fe+3CO2;在此实验中体现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5)Cu2S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4×2/144× 100%=80%;则500吨含Cu2S 80%的铜矿石中含铜元素质量=500t×80%×80%=320.0t
故答案为:(1)B;(2)铁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3)2Al+3CuO3Cu+Al2O3;在高温条件下,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里置换出来;
(4)黑;3CO+Fe2O32 Fe+3CO2;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5)64×2/144× 100%=80%; 320.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9分)已知某种铸造钢轨的金属粉末原料中可能含有铁、锰、铜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或三种,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进行探究。
(1)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由铜、锰组成;             猜想二:该粉末由铁、锰组成;
猜想三:该粉末由铁、锰、铜组成;         猜想四:该粉末由       组成。
(2)查阅资料:金属锰不能被磁铁所吸引,锰和FeSO4溶液可以发生置换反应,Mn元素在生成物中显+2价,生成物的溶液为浅粉色。
(3)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证明粉末中是否含有铜
取一个小烧杯,加入适量的粉末,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有少量红色粉末不能溶解。
②证明粉末中是否含有     
取5.5克粉末放入烧杯,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干燥,称量固体为5.52克。
               
③证明粉末中是否含有铁
另取5.5克粉末,         (用物理方法),
称量剩余金属粉末为1.12克。
              
(4)初步结论:猜想___________成立;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数据处理:试计算粉末原料中任意一种金属所占的质量分数(用金属名称和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国家环保总局规定从05年1月1日起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九年级某班同学在做用酚酞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后将废液集中到班级废液缸中,废液呈无色。于是小林同学认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⑴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⑵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下水管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写出反应方程式                          
⑶请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请设计实验,探究上述废液缸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  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然后按下图所示A装置进行实验:
①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上的红磷   (15)  ;水下的白磷  (16)  
②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17)   ,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C装置中的白磷燃烧。
③从以上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   (19)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9分)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2  ②只有CO ③既有CO2,又有CO。
【查阅资料】他们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到微量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设计】
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
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并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请你根
据小雨的实验方案填空: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1)该实验开始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3)小欣认为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来检验是否有CO。小雨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其不可行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6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种功能装置。

(1)若制备的气体是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性杂质气体,则试剂X常用  ▲    ,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氢气,A应与  ▲   (填“B”或“C”)相连。
(2)若制备的气体是氧气,Y是黑色粉末,则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A、C相连制取氧气,检验气密性后,还须将装置乙   ▲    
(3)若X是稀盐酸、Y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组成发生、净化、收集CO2气体的系列装置。若乙中放入饱和NaHCO3溶液,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         ;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我们一起来对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探究。
⑴实验及现象
小A分分别收集1瓶空气(下称Ⅰ瓶)和1瓶呼出的气体(下称Ⅱ瓶),向两瓶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Ⅰ瓶中无明显现象,Ⅱ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B用饮料管向一支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吹气,澄清石灰水           
⑵解释与结论
小C认为二位同学的实验都能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产生了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评价与反思
你认为小C的分析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哈尔滨 36).(5分)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1)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2) 
          (3)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 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4)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2010.浙江杭州34).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塑下:
①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②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③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 pH分别为5.4、6. 3、6. 0。
④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
_   _       应相同。
(3)组内有看的同学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               。在第④步实验中, 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         左右。
(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下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