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_________(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由图可知A端为_______极。
(2)当A端相连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B端相连接的试管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点燃该气体前需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与B端相连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8mL,则与A端相连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和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实验可用于研究空气和水的组成。
(1)利用实验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 实验中用到的红磷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实验时取用稍过量的红磷
C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 点燃红磷后,先让红磷在瓶内燃烧一会儿,再塞紧橡胶塞
E 红磷熄灭后, 立刻打开弹簧夹
③实验过程产生的白烟与瓶内的冷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B研究水的组成。
①为增强导电性,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该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团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下降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在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在盛有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草甘膦( C3H8NO5P)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具有酸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草甘膦由18个原子构成B. 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5
C. 草甘膦溶液可长期贮存在铁质容器中D. 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以电石渣[主要成份为Ca(OH)2和CaCO3.其中Ca(OH)2为微溶物]为原料制备KClO3,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氯化过程中,Cl2与Ca(OH)2作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最终生成Ca(ClO3)2和Ca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这两种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5
①生成Ca(CIO3)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提高Cl2转化为Ca(ClO2)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______(填标号)。
A 适当减缓通入Cl2速率 B 充分搅拌浆料 C 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
(2)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步骤甲的操作名称为______;残渣A中一定含有______。
(3)向步骤I得到的溶液中加入稍过量KCl固体可将Ca(ClO2)2转化为KClO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实验】将一定量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除水外,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 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方案一:测溶液pH | 方案二:滴加碳酸钠溶液 | 方案三:向溶液中加入铜片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 有气泡产生 | 无气泡冒出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只有Na2SO4 |
【实验结论】写出方案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 ______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上面表格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其中一个即可)
(2)实验中若用氯化钡溶液来进行现象分析,能否得出确切的结论?___为什么?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为了检验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上图(略去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比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两中均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铁丝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铁制品在下列情况:①潮湿空气中,②部分浸入食盐水中,③干燥的空气中,最易生锈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不易生锈的是____________。
(3)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铁器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而“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的________(填“强“或“弱”)。
(4)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列举一种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_______。
(6)为了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了选择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钉外,还需要选择的一种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