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氟利昂(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氯)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氟利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 A.
    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2. B.
    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氯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3. C.
    反应①中的氯原子与反应③中的氯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4. D.
    少量的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
D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与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对比氧气与臭氧的分子构成,得出二者性质;
B、根据过程中氯原子的变化规律,对过程中氯原子的个数进行统计,判断过程中氯原子个数变化情况;
C、根据变化中氯原子的变化规律,判断循环过程中氯原子个数及结构没发生改变;
D、根据变化的微观图,分析循环过程中氯原子的转化关系,判断氯原子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解答:A、由两物质的分子模型,氧气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而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两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导致两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变化①中一个氯原子与一个氧原子形成一个一氧化氯分子,变化②中每两个一氧化氯分子结合成一个过氧化氯分子,变化③中每个过氧化氯分子又分解出两个氯原子,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氯原子的个数不变,故B错误;
C、在变化前后,氯原子自身不发生改变,因此其个数及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故C错误;
D、由微观图,氯原子与臭氧分子作用变成一氧化氯分子,两每一氧化氯分子形成一个过氧化氯分子,过氧化氯分子分解出氯原子,在此变化过程中,氯原子在不断循环破坏着臭氧分子,起到了反应中的催化剂的作用,所以,少量的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化学教研室 题型:059

一次班会上,李正同学作了“减轻温室效应就靠你我”的演讲,他讲到:“甲烷同二氧化碳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比二氧化碳的升温作用还要高许多倍.”这句话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议:

空气的成分中没有甲烷,怎么在温室效应中会与二氧碳一样呢?即使有,甲烷也不会成为重要因素吧?你怎么知道甲烷比二氧化碳的升温作用高得多呢?

面对这么的质问,李正同学一时回答不上来,只是隐隐约约地记得在某次电视节目中听到过这样的叙述,但又拿不出有力的证据,不过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弄个明白,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复.

(1)你认为李正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请你给他要研究问题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

李正同学首先去查阅了很多有关温室的效应的资料,他记录了最有用的几点:

①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现有的浓度和增长率表:

②……研究温室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时,主要考虑以下的三点:a.在大气中的浓度;b.含量增长趋势;c.各种分子吸收外辐射使温度升高的能力……

③……与同浓度的二氧化碳相比较,甲烷的温室效应能力为其40倍,一氧化二氮为其100倍,氟利昂为其1000倍……

④……大气中甲烷的主要来源有:畜牧业产生的废气,田地,沼泽等潮湿的地带释放的气体,天然气泄漏,白蚁分泌物等……

(2)根据查到的资料,李正同学想在化学实验中,亲自监测一下甲烷在空气中的存在,他的这个设想可行吗?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实验室中甲烷的获得较方便,请你帮李正同学设计三个实验,来探讨甲烷的温室效应能力是否比二氧化碳强.

(4)用上述方法进行实验,记录了几组时间和温度的数据.数据经表格处理后为:

(5)若李正同学的实验结果与资料介绍的大体一致,而他想用书面形式把研究结果告诉同学们,请你用简单的几句话替李正写一个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