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食品工业中做面点时,常用到一种既能减少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又能使面包松软的白色物质是(  )
A.烧碱B.蔗糖C.生石灰D.小苏打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题意,做面点时,常用到一种既能减少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又能使面包松软的白色物质,该物质能与酸反应,且无毒、无害,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工业,故选项错误.
B、蔗糖不能与发酵产生的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的氢氧化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没有气体生成,也不能使面包松软,故选项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既能减少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又能使面包松软,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石灰石;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铁网溶解.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波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国锋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因而发生上述现象.
老吴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强盛同学针对老吴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位水,若不发生上述现象则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②小菲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通过观察现象,同样证明了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认真观察后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如下:方法一:2KMnO4$\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方法二: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请回答:
①两种方法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都是分解反应,方法二中MnO2起催化作用.
②从节能、环保的角度看,应选择方法二制取氧气.
③现用方法一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BCF(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写化学方程式).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填装置编号),收集装置为F,应从⑧(填序号)管口进气,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这样的方法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往往偏大,请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乙醚是人类很早就使用的有机麻醉剂,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短线表示原子间的连接(例如水分子的结构可表示为H-O-H).根据乙醚的结构式回答有关问题;
(1)乙醚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
(2)乙醚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24: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农业上常用到的化肥有:CO(NH22、Ca3(PO42、K2SO4、NH4H2PO4、NH3•H2O、NH4NO3、KNO3,小亮家种植的甘蔗出现茎叶细小症状,同时有倒伏现象.小亮认为应给甘蔗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  B.K2SO4  C.NH3•H2O     D.NH4H2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和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2CaO+2SO2+O2$\frac{\underline{\;高温\;}}{\;}$2CaSO4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2HCl═2NaCl+H2O+SO2↑.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1:只有K2SO4
猜想2:只有K2SO3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红色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1各取2mL反应后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
2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随即滴加几滴红色品红溶液.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褪色,
证明含有K2SO3
3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2)1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9.1%;
(3)40℃时,将接近饱和碳酸钠溶液迅速降温到至20℃,发现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此溶液是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

①仪器a是酒精灯,仪器b是分液漏斗.
②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面装置图中的B;化学反应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MnO2起催化作用,加快了H2O2的分解.
③加热KMnO4(或KClO3)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的装置是A.
④收集氧气应选用上图中的D叫做排水法,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⑤也可选用上图中的E收集氧气,叫做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排空气法收集时,检验O2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