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把四种无色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从A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连续装置:

各装置内的现象是:B---无现象D---生成红色物质  E---白色粉末变蓝  F---出现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判断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Cl、CO2、CO、H2B.N2、CO2、CO、H2C.HCl、CO2、CO、O2D.CO2、N2、CO、O2

分析 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和反应的现象分析回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还原性分析判断.

解答 解: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B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若混合气体含有氯化氢气体,不能排除二氧化碳的存在;由D中生成红色物质,说明了有还原性的物质存在;由E中白色粉末变蓝,说明了有水生成,即说明了一定存在氢气,一定不含有氧气;由F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了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来源可能是原混合气体就有的,也可能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氮气是否存在通过以上实验不能判断,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气体的检验和除杂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化学实验考查的热点之一,首先要熟悉气体的性质,并能利用其性质对它进行检验、鉴别,能利用气体间性质的差别进行分离和除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容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实验操作⑤中的错误是没用玻璃棒引流;
(2)步骤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①②③⑤④;
实验二:用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了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其原因可能有AB(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称量时只在天平左盘垫上滤纸
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实验三: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在用滴管滴加水的过程中,眼睛视线应同时按甲图进行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很冷的冬季,喝上一杯热水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小明手头有一瓶冷的矿泉水,小明想着让矿泉水热起来,请你帮助一下小明,你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科学理论,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让矿泉水变热.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和明确的方案原理.实验室有下列仪器、物品供选择:特大烧杯,自来水,酒精灯,三脚架,火柴,生石灰,铁架台、石棉网.
方案一:把矿泉水倒入特大烧杯中,再把烧杯放在放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利用酒精灯加热
方案原理:酒精燃烧放热,能使矿泉水温度升高
方案二:在特大烧杯中加入适量自来水,把矿泉水瓶浸在蒸馏水中,向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
方案原理:生石灰溶于水放热,能使矿泉水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含氮35%的硝酸铵B.含铁70%的氧化铁C.冰和水的混合物D.含碳10%的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机药物,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其化学式为C15H22O5.请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282;
(2)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5:22;
(3)56.4克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镁是一种活泼金属,镁条点燃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三种常见气体反应.
(1)写出上述三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2)小科欲验证“镁能在氮气中燃烧”,利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一)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关闭铁夹,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内至完全反应;
③待装置冷却后,打开铁夹,观察到倒流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20%;
④拔出瓶塞,将点燃的镁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到镁条在瓶内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图二).

回答下列问题:
a.步骤②的实验目的是除去集气瓶中的氧气.
b.装置冷却后,若不进行步骤③的操作,对实验有什么影响?无法判断氧气是否除尽,同时可能导致炸裂集气瓶.
c.小敏认为可利用镁带直接在集气瓶内燃烧(如图三)来验证实验结果,根据小敏的实验设计,当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远大于20%现象时,可确定镁能在氮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液面读数为79毫升,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70毫升,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应小于9毫升
B.某同学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2
C.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100克,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最小的砝码为1克),那么实际上他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8%
D.如果在空气充足的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很快熄灭,这是由于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所示是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图已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B.该化学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等D.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锥形瓶锥形瓶+稀盐酸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质量(克)    35.5    55.5    80.5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80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25克.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的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石蕊试液的变色不明显,你能改进这个测量过程吗?请简要描述改进方案;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红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