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猜想③正确 |
分析 本题能使同学们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实验分析可知: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操作二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是把液体和不溶性固体分开的一种方法;固体A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理由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通过固体A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但小军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其理由:可能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NaOH;进行实验中,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猜想③正确;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尽溶液B中的碳酸钠,避免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实验分析中,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一定有Na2CO3、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解答 解:(1)通过实验分析可知: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操作二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是把液体和不溶性固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故答案为:玻璃棒;过滤;
(2)固体A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钙,理由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答案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3)通过固体A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但小军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其理由:可能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故答案为:可能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4)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NaOH;进行实验中,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猜想③正确;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尽溶液B中的碳酸钠,避免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实验分析中,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一定有Na2CO3、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故答案为: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检验并除尽溶液B中的碳酸钠,避免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BD;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1 | |
B.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 |
C. |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 |
D. | 该反应没有新分子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 | |
B. | 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 | |
C. | 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 | |
D. | 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