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常用仪器的使用、常见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内容,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若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使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3)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
 
(填化学式);
(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进行的必要操作是
 
,仪器漏斗下端伸入液面的原因
 
,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气体.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从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由于反应需要加热,同时试管口没放棉花团,故反应物只能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去分析解答;
(2)从实验室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由发生装置B可以看出反应不需加热,故只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去分析解答;
(3)从C装置表示的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可通过计算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相比较去分析解答.
(4)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产生的气体会漏出,导致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液体封住了长颈漏斗口; 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时应从a导管进入,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气体沉积在集气瓶的底部,由下而上,充满集气瓶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1)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由于反应需要加热,同时试管口没放棉花团,故反应物只能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2KCl+3O2↑,故答案为:2KClO3
MnO2
.
2KCl+3O2↑;
(2)实验室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由发生装置B可以看出反应不需加热,故只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故答案为:2H2O2
 MnO2 
.
 
2H2O+O2↑;
(3)C装置表示的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可通过计算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相比较;小于29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29;
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5×2=71>29;
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29;
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3=17<29;
故答案为:CH4和NH3
(4)①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后,第一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产生的气体会漏出,导致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造成药品的浪费;②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液体封住了长颈漏斗口,可以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顺着长颈漏斗跑掉.③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时应从a导管进入,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气体沉积在集气瓶的底部,由下而上,充满集气瓶.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顺着长颈漏斗跑掉        a.
点评:牢记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和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装置的特点,这是考试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你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
B、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品
C、羊毛、棉花、腈纶都不是天然纤维
D、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秋季以来,我国多地又出现H7N9禽流感,治疗的新药是帕拉米韦,其分子式是C15H28N4O4,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物质中碳、氢、氮、氧的质量比为15:28:4:4
C、一个分子中含有51个原子
D、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所发生的反应,“A+B→C+D”表示
(1)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为
 

(2)若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
 
为置换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
(3)若A为碱,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则B为
 
(填“酸”或“非金属氧化物”或“盐”).
(4)若A、B、C三种物质各5g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充分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含有6gC、6gD和若干克B,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序号).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图中的装置C和D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氢气与氧气混和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之前必须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CaO+2SO2+O2
 高温 
.
 
2CaSO4
试计算若煤厂一次共加入生石灰112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学习小明了解到,影响化学反应的基本因素有温度、催化剂、浓度等,结合医学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列举三个与之对应的实例: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化学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对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与实验】
(1)小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变瘪,B中
 
.由此得出结论:猜想①成立.
(2)小茜同学认为小岑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我对此提出质疑,我认为小岑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可利用该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3)小施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猜想①成立
【交流与提高】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还能与三氧化硫发生与上面类似的反应,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在选购包装(或罐装)食品时,在“配料”中常常看到“山梨酸钾(C6H7KO2)”或“山梨酸(C6H8O2)”的字样,山梨酸钾及山梨酸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梨酸钾由
 
种元素组成,它属于
 
(填“无机物”、“有机物”之一).
(2)山梨酸中氢、碳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近期,作为介绍我国饮食文化的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Ⅱ》深受人们的喜爱,“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A.在牛奶中加入适量乳酸钙补充钙元素  B.凉拌黄瓜加入食醋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
C.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以补充铁元素  D.在熟肉制品中添加过量的防腐剂亚硝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