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很多同学都喜欢既别致又实用的叶脉书签,其制作方法如下:首先选取首先选取大小适当、稍老一些的树叶(如桂树叶)放在烧杯中,加入100g1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10-15分钟(不搅拌),取出,冲洗,将叶片压平,最后系上各色丝带,漂亮的叶脉书签便做好了
(1)在制作过程中,需称取12g氢氧化钠固体,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称取时,要将其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C(填序号)
A增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D再加上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2)量取88mL的蒸馏水,量取时最好选用100mL(填“10mL”、“100mL”或“500mL”)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分析 (1)根据固体药品的称量及注意事项考虑;根据称量时只能加药品或减药品考虑;
(2)根据量筒的选取依据及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

解答 解:(1)由于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易潮解,所以要放到玻璃器皿中称量;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量过多,所以要减少药品;
(2)量取液体时应选取量程与液体体积接近的量筒,故量取88mL水需选择100mL量筒;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故答案为:(1)小烧杯;C;
(2)100mL;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点评 了解固体药品的称量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量筒的读数方法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碳捕捉”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工艺和技术.
(1)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绿色自由”构想:
把CO2含量高的气体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钾,然后利用碳酸氢钾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再把CO2提取出来,CO2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
“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图所示:(图中分解池内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

试回答:
①“分解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O3$\frac{\underline{\;\;△\;\;}}{\;}$K2CO3+H2O+CO2↑.
②“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frac{\underline{\;300℃、200kPa\;}}{催化剂}$CH3OH+H2O.
(2)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试回答:
①“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②“反应分离”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③“高温反应炉”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水是生命之源.
(1)区分某地下水(硬水)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肥皂水;
(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小视.请回答:
A实验中加水的目的是吸收产生的SO2气体.
B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炸裂瓶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技术的关键原料之一,可由物质X和氟气(F2)反应得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3F2═NF3+3NH4F.关于物质X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式为NH3B.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C.分子中氮、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D.由氮.氢两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掌握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才能合理地应用物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
(1)用观察法认识空气
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用观察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请你写出一种观察方法,该方法得出的空气的一条性质:观察方法是看颜色,得出的性质是空气是无色气体;
(2)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的性质
实验法是指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的组成、未知性质的方法.
①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frac{\underline{\;\;△\;\;}}{\;}$2CuO,该实验的原理是用铜和氧气反应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已知图中玻璃管的容积为5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100mL:实验后当气球回复实验前状态时,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70mL,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0%.
②用实验法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分别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二中,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填“>”或“=”或“<”)<试管外大气压强;
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实验(Ⅰ),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实验(Ⅱ).在实验(Ⅱ)中溶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测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占比的实验中,止水夹松动,测试结果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而实现的
B.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对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严格保护
C.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变成生活用水
D.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能导致水体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营养物质与身体健康”,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应大量食用加碘盐
C.为延长某些食品的保质期,可采取冷藏或充氮气包装
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李琳与本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野炊,她写的日记题目是“野炊中的化学问题”.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她的问题.
(1)“灶”上悬挂铁锅,废纸引燃枯枝,我们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_氧气_充分接触.
(2)看看石桌上的美味佳肴:白馒头、花生米、鲫鱼汤、腌黄瓜,其中富含糖类的物质是白馒头.
(3)我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老师说过蚊虫分泌的蚊酸呈酸性而有毒,我们随身带了下列物品,应该涂抹的是C(填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矿泉水
(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请你提出一种防治水污染的有效措施或方法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