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从矿物中提炼金属,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措施______

(4)辉铜矿的主要成分Cu2S中,铜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

【答案】铜元素 3CO+Fe2O3高温__3CO2+2Fe 有计划、合理开采矿物 64×264×2+32×100%

【解析】

(1)由孔雀石的主要成分Cu2(OH)2CO3可得,金属元素是铜元素;

(2)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高温__3CO2+2Fe

(3) 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写出保护金属资源措施: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计划、合理开采矿物。(写一条即可);

(4) )辉铜矿的主要成分Cu2S中,铜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64×264×2+32×10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了分子是______

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______

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______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_____,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2)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铝制品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小敏对妈妈说:你说菠菜中富含铁,为什么我用磁铁无法把菠菜吸起来呢?小敏认为的铁是指_____。(选填铁元素铁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収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检验CO2巳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火柴放在___________,观察到火焰熄灭,则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尿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为C0(NH22,属于有机物,它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化学肥料。

尿素是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的产物。早在17371785年间,德国医生博哈夫和法国实验员鲁埃分别通过蒸发尿液获得了尿素。

181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一氧化碳和氯气(Cl2)的混合物暴露在 円光中,获得光气(COCl2),再将光气与氨作用合成尿素。目前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阳下,转化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能被作 物吸收利用,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

依据文章内荇,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中含有_______种元素。

(2)蒸发尿液可获取尿素,由此可以推测尿素的性质是_______

(3)英国化学家戴维将光气与氨作用合成尿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COCl2+4NH3=CO(NH22+2_____

(4)合成尿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为尿素

B.尿素施用在土壤中,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

C.尿素是一种含氮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4)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1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液体的pH B. 稀释浓硫酸

C. 滴加液体 D. 称量10.05gNaCl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二氧化锰在535℃以上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锰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分析图2,氧气的浓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在380℃突然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检查气密性

II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

紧橡皮塞

III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

导气管口。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

IV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

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时间短于步骤III,木条很快复燃。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加热左侧试管的目的是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

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D.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