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车胎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C.死灰复燃D.冰雪消融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车胎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分离液态空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
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4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氧气而生成了固态的五氧化二磷,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③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除尽氧气.
(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他依据的实验原理可能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
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②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下列符号及其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是:
2H表示2个氢原子,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H2表示氢气或一个氢分子,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3Fe3+表示3个铁离子,前面的3表示铁离子的数目为3个,后面的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3Fe2+表示3个亚铁离子,前面的3表示亚铁离子的个数为3个,后面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其中的基本反应类型:
(1)淡黄色粉末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化合)反应.
(2)一种银白色金属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化合)  反应.
(3)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受热制取无色、无味的气体: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或元素符号填空:
(1)水分子H2O;  (2)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3)钙离子Ca2+; 
(4)氧气O2;     (5)2个氢分子2H2;           (6)2个氧原子2O;
(7)钠离子Na+;  (8)氯离子Cl-;                (9)2个氢离子2H+
(10)氢气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金属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已知在金属氮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
A.MgNB.Mg3NC.Mg2N3D.Mg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C(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E(或F)(写一种即可),对应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取用高锰酸钾时,应选用如图中的仪器是A,实验时试管口应放置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实验室用装置D制取氧气时,可以选用的试剂是过氧化氢、二氧化锰;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出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时开始收集;当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4)在常温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若要收集这种气体可以采取如图装置中的F.
(5)小慧同学在一次实验中误把高锰酸钾当成了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加热时,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明显加快.于是她惊奇地告诉同学小华:高锰酸钾也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小华同学经过思考后,认为小慧同学得出的结论不科学.你认为高锰酸钾能加快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原因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过程中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有催化作用,所以高锰酸钾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A~M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主要成分,B是人体胃酸的一种主要成分,F是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E是钠盐,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换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E的化学式为Na2CO3纯碱或苏打,请画出K所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通电电解J时,通常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一段时间后在相同条件下,生成气体L和气体K的体积之比约为2:1.
(3)请写出I在K中燃烧时的现象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热量;⑥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4)请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4CO+Fe3O4 $\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