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有关置换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AgCl+Cu═CuCl2+2AgB.Cu+ZnCl2═CuCl2+ZnCl2
C.K+AgNO3═Ag+KNO3D.Zn+FeCl2═Fe+ZnCl2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A、氯化银AgCl不能溶于水,故不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故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锌的后面,故金属铜不能与氯化锌溶液发生置换发应,故错误;
C、金属钾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首先会与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故钾不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故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排在铁的前面,氯化亚铁能溶于水,故二者能发生置换反应,且反应的方程式正确,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表示“三效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气体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

(1)如图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丁,属于化合物的有甲、乙、丙.
(2)通过阅读如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即可)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A2-、B-、C、D+、E2+五种粒子都只含有1个原子核,核外电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它们核外电子数都为10,则ABCDE分别为哪些元素,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O、F、Ne、Na、Mg,若它们核外电子数都为18,则ABCDE分别为哪些元素,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S、Cl、Ar、K、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17届九年级竞赛复赛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滴加稀硫酸

B. 检验纯碱溶液中的氢氧化钠—— 滴加酚酞溶液

C. 比较生铁和纯铁的硬度——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17届九年级竞赛复赛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M溶液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氨水 D.食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热的铁丝伸入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
D.将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初中化学实验中经常涉及操作先后以及反应先后的问题,请将正确操作或反应的序号按顺序填入空格:
①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实验结束后应:BA;
A.熄灭酒精灯    B.撤离澄清石灰水中的导气管
②稀释浓硫酸时向烧杯中:BA;
A.加浓硫酸    B.加水
③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BA.
A.通过浓硫酸    B.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任意温度下,在100g溶液中,乙物质溶解的质量不一定比丙多
C.t1℃时200g甲的饱和溶液与t3℃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E试管、F锥形瓶.
(2)图A的实验室制氧气装置有两处错误,请改正错误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
(3)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生成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请组装一套适合固体与液体反应,具有下列优点的发生装置:
①可以使反应随时停止或者发生的装置:CEH组合;
②获得平稳的气流的装置:FD组合;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试剂是:石灰石、稀盐酸(填名称),用上述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若用图I装置收集CO2,则CO2导入端为a(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