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略去):
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1)A装置中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补充D装置
 
(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
【交流与表达】
(2)有同学认为图2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
 

(3)为了克服图2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装置与A装置连接(A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空气.
反应前,断开B、C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反应后,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在A装置中的反应进行时,开关K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
 

【数据处理】
(4)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8g,实验前、后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g和79.6g,纯碱的纯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反思与评价】
(5)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气体的净化(除杂),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反应的实验现象判断是否反应完全以及D装置的作用考虑;
(2)根据反应结束后装置内残留二氧化碳考虑;
(5)①根据图1的用途考虑;②根据气体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赶到C装置考虑;③根据图1 中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考虑;(6)根据C装置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再除以样品的质量乘以百分之百即可;(7)根据盐酸的挥发性考虑;(8)根据改进后装置的优点考虑.
解答:解:(1)反应物是Na2CO3和H2SO4生成物是Na2SO4、H2O和CO2用观察法配平,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因为该反应有气泡产生,没有气泡产生了,说明反应完了,所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D装置是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造成误差,所以用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就能达到目的;
(2)反应结束后在AB装置中会残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未被C中的氢氧化钠吸收,导致二氧化碳质量减少,结果会偏小;
(3)①鼓入的空气经过了氢氧化钠,已经把空气中二氧化碳除去,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AB装置中原有的空气,由于原有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②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残留在AB装置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C装置吸收;
③如果不处于关闭状态,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进入图1被图1中氢氧化钠吸收;
(4)C装置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9.6g-75.2g=4.4g,设要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质量为X则: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4.4g
106
X
=
44
4.4g

解得X=10.6g,纯碱的纯度为
10.6g
10.8g
×100%=98.1%;
(5)稀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C装置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故答案为:(1)Na2CO3+H2SO4═Na2SO4+H2O+CO2↑;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
(2)AB装置中残留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未被C中的氢氧化钠吸收;
(3)避免图1装置吸收反应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气体;
(4)98.1;
(5)稀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C装置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第(3)小题,要知道通入不含有二氧化碳空气的目的,只有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才能使结果更准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  )
A、在实验室中用碳燃烧制取二氧化碳:C+O2
 点燃 
.
 
CO2
B、用盐酸检验NaOH是否变质:Na2CO3+2HCl═2NaCl2+CO2↑+H2O
C、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D、用熟石灰除去NaOH中的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21.88g含有少量氯化钙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和溶液pH关系如图所示:
(1)加入碳酸钠溶液25g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填有、无气体或沉淀生成)
 

(2)原溶液中的两种溶质与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3)计算加入30g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李明同学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1,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2)实验2,A处红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
 

(3)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对于实验得到的精盐样品,能否配制生理盐水,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样品可以用来配制生理盐水;
乙同学猜想:样品不可以用来配制生理盐水;
【表达与交流】
你认为,乙同学猜想的理由是
 

【探究实验一】乙同学取样品溶于水,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渣中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但无其他现象,再过滤,得到滤液中的溶质和第一次过滤得到的滤液中所含有的阴离子不同.则样品中含有的一种可溶性杂质为
 

丙同学为了验证样品中的杂质,继续向第一次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又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样品中还含有的另一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钙.
【反思与评价】请你评价丙同学的结论: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丙同学的结论?
【收集证据】乙同学再取样品溶于水,加入
 
溶液,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
 
现象证明含有氯化钙.
【表达与交流】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除去样品中的两种杂质将样品提纯为纯净的氯化钠.取样,依次加入
 
三种试剂,过滤,再加入
 
,最后通过蒸发得到可以配制生理盐水的纯净氯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
 

②二氧化氮分子
 

③氢氧根离子
 

④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
 
;“4”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含有的杂质可能是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向适量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
④取步骤②的滤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1)该固体样品中除碳酸钠外,肯定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2)若步骤②改为滴加硝酸钡溶液,则通过步骤④
 
(填“能”或“不能”)确定杂质是否含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调味,还可用于农业生产选种,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5%的NaCl溶液,需食盐多少
 
克:若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所配制溶液中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