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从宏观、微观和量的角度描述化学反应是化学特有的方式。下面是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不同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图示,图C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曲线。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3)b点溶液中主要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4)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1)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 温度最高。
(3)下列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_____。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燃烧时有少量黑烟产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4)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a、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填序号),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
(5)蜡烛(足量)在如图2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瓶内含量最多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
甲是生活中常用的含有碳元素的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乙是一种最常见的液体;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①试推测丁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请写出甲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二个氯原子_________;
②三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③硝酸铵中显-3价的氮元素_________;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常用于食品防腐剂。
(2)根据下图要求,填空。
①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
②x=_________;
③y=_________;
④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⑤钠离子的符号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大理石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它高温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可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1)写出碳酸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4)90克葡萄糖中所含氢元素质量是多少_______?(写出简要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_____
A.该实验可以说明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
B.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写出用装置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______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还需补充的装置为_________。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还可以利用装置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如果在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_______。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