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完成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已知20 °C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该温度下,若将30 gNaCl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形成的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ADCBE 26.5% 饱和
【解析】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即溶质与溶剂接触时,溶解速度与析出速度相等的溶液。溶质的量未达到对应的饱和状态的溶液,称作不饱和溶液。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先计算需要溶质和溶剂的体积,然后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再进行溶解,最后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贴上标签储存,完成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DCBE。
(2)20 °C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该温度下,若将30 gNaCl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gNaCl未溶解完,故形成的是饱和溶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Nature for water”(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________。
(2)广西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地区使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时,正极、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通过电解水实验,你可以得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是五种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相对分子质最小的物质,E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
(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3)D物质的用途有_____。
(4)C转化为E的反应现象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D.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李和小王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
题目已知:,两位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药品是否纯净,取2. 5g该药品与0. 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3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t2 、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体质量/g | 2.12 | 2.08 | 2.04 | 2.04 |
(1)两同学一致认为氯酸钾已经完全反应的时间为_____(选填“t1”、 “t2”、“t3”、“t4”) 。
(2)小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很快得到(2.5g+0.5g-2.04g)是_____(填化学式)的质量。
(3)请你计算:该药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并判断该药品是否纯净?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是X3-
B.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
D.y=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O、Al、S、Fe、Cu、Zn、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A、C、E、G、H、I均为单质,只有B、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I、G在常温下为气体。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D的溶液均有颜色,且D的溶液为蓝色。H为年产最大的金属;I→J的转化过程中火星四射。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A、C、H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金属用A、C、H表示)。
(3)反应①和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化学方程式:
D与H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与G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变化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中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_____种元素的粒子,其中与E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填写图片下方的字母);
(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符号是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6克装入大试管后,给试管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试管中固体物质质量为11.2克。请计算:
(1)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_克;
(3)试管中残留固体物质有哪些?其质量各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