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碳”是指元素(选填“单质”“元素”“原子”).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
(3)某有机物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A的化学式为CH4O.
(4)如果A是葡萄糖(C6H12O6),写出自然界中合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6CO2+6H2O$\frac{\underline{\;\;\;\;\;光\;\;\;\;\;}}{叶绿素}$C6H12O6+6O2
(5)请写出二氧化碳与一种碱反应生成一种无机盐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分析 (1)根据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的循环解答;
(2)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4)根据植物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解答;
(5)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
(1)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元素,是指碳原子这一类原子的总称;
(2)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3)由2A+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4H2O可知,左边6个氧原子;右边8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根据元素守恒,两边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应该相等,所以左边还差了2个C、8个H和2个O,那么X的化学式就是CH4O.
(4)自然界中合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frac{\underline{\;\;\;\;\;光\;\;\;\;\;}}{叶绿素}$C6H12O6+6O2
(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答案:
(1)元素;
(2)分子的构成不同;
(3)CH4O;
(4)6CO2+6H2O$\frac{\underline{\;\;\;\;\;光\;\;\;\;\;}}{叶绿素}$C6H12O6+6O2
(5)CO2+2NaOH═Na2CO3+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元素的存在、化学式的推断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小宇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②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③置换反应中一定会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④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⑤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应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⑦合金属于合成材料.其中错误的是(  )
A.②④⑤B.②③⑦C.①⑤⑥⑦D.②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均衡营养有利健康.
用如图所示的食物填空:(各写一种)
富含蛋白质的是奶类;
富含淀粉的是米饭;
富含维生素C的是蔬菜.
(2)化学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①下列物品中,AB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填标号).
A.涤纶衣服     B.塑料牙刷        C.木制玩具        D.玻璃杯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B.将二氧化碳通入到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分别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雾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仪器或用品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坩埚钳B.石棉网C.胶皮管D.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C40H52O4).下列关胡萝卜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一种氧化物
B.1个胡萝卜素分子由40个碳原子、26个氢分子和2个氧分子构成
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52:4
D.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1)写出仪器的名称:A分液漏斗;B锥形瓶.
(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b(填序号).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Ⅱ装满水,关闭K2打开K1;写出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O2↑+2H2O
(3)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若要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CO2,并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应选择图1中的仪器ADEG(填字母,夹持装置略)组合装置,药品加入的先后顺序是先加石灰石,再加稀盐酸.此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原理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继续探究: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和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胀大
②向外拉注射器3无明显的现象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④向外拉注射器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步骤①中的实验现象是气球胀大,反应的原理为2NaOH+CO2=Na2CO3+H2O.
(4)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向外拉注射器3,其目的是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5)步骤④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H2O+CaCO3↓.
(6)本实验的结论是CO2能和NaOH反应.
反思与交流:
(7)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8)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加入等质量、等体积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 U 形管内液面左高右低B.图②中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C.图③中小气球变瘪D.图④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