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2CO3、NH4NO3、Ca(OH)2B.FeCl3、Na2SO4、Mg(NO32
C.AlC13、Ba(NO32、CaCl2D.NH4HCO3、AgNO3、BaCl2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 解:A、因Na2CO3、NH4NO3均能与Ca(OH)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及氨气,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因该组物质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正确;
C、因该组物质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正确;
D、因BaCl2 和AgNO3能在水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物质能否共存问题,学生应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的溶解性等来解答此类习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引入其他气体,可使用的可燃物是(  )
A.硫粉B.铁丝C.蜡烛D.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化学家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这项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作出了贡献.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固体混合物由碳酸钙和氯化钙两种盐组成,取该混合物31.4g,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固体恰好完全消失,产生4.4g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若用40g质量分数为25%的盐酸来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60g.
(2)所取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O.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B.矿泉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D.在硬水里用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泡沫多浮渣多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
   加热固体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1)错误:用手拿着试管加热,用内焰加热,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试管容积的$\frac{1}{3}$;
(2)错误:瓶塞横放在桌面上,试管没有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不接触;
(3)错误:试管口向上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你帮助小强完成右图所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实验事实回答小强提出的问题:
(1)仪器B夹住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是否有明显现象?否(填“是”或“否”),由此可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它的着火点
(2)将木炭加热到红热,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3)如果把木炭换成铁丝,还需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单杠、吊环项目时常用“镁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可能含有Mg、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固体,实验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已知:MgO+2HCl=MgCl2+H2O     MgCO3+2HCl=MgCl2+H2O+CO2
(1)探究“镁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①取少量样品,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镁粉”中一定含有MgCO3
②为证明“镁粉”中是否含有Mg,小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图中b试管口上方,木条熄灭,但同学们指出,该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需要将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换成浓NaOH溶液,目的是把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小明按照修改后的实验方案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b试管口无明显现象,证明“镁粉”中没有Mg.
(2)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MgO及Mg(OH)2
【实验过程】
Ⅰ.用MgO、Mg(OH)2和MgCO3三种固体分别做性质实验,分别取0.5g三种固体粉末,每次取样方法如图2所示:
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在下表中记录消耗的同浓度稀盐酸的体积(以下体积均在同一条件下测定,且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MgOMg(OH)2MgCO3
消耗稀盐酸的体积/ml10.47.25.0
Mg(OH)2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Ⅱ.取“镁粉”样品0.5g,加入上述稀盐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约为5.3mL.
【实验分析及结论】
“镁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0.5g“镁粉”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与0.5gMgCO3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不相等.
【实验反思】
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同学们认为还需要补充如下实验:分别取0.5g“镁粉”和0.5gMgCO3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分别为119ml和140ml,由此可知“镁粉”中含有MgCO3的质量分数为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