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新闻资讯】2008年4月24日,比利时的鲁文市1500名学生创造了世界最为壮观的“沸腾的可乐”奇观--1500瓶可乐同时喷发,当天,1500名学生聚集在鲁文市中心广场,事先穿好雨衣,同时将薄荷糖放入可乐瓶中,上千瓶可乐同时向太空中喷出“水柱”,广场瞬间变成了可乐的海洋,场面十分壮观.
看完这则报道,同学们兴趣很高,想对“水柱”进行一番探究.
【提出问题】探究沸腾的可乐中的“水柱”是什么?
【查阅资料】1.可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饮料,其中含有CO2、H2O、白砂糖和咖啡因等物质.2.剧烈摇晃或碰撞可乐瓶,由于将可乐瓶中的原有的平衡状态打破,可乐瓶中的CO2就会冒出,打开瓶盖就会形成一段水柱喷出.
【设计实验】由课外研究小组组织,分组购买可口可乐饮料和薄荷糖,一起带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共同探究:
实验1:取10mL新鲜的可乐加入到试管中,再加入一小块薄荷糖,静置2~3s,用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观察现象为所用的实验试剂会变
 
,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2:另取10mL新鲜的可乐加入到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薄荷糖,静置2~3s,用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石蕊溶液变成
 
色,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沸腾的可乐”喷出的水柱中含有大量的CO2
【讨论与反思】生活中
 
(“能”或“不能”)同时吃这两种食品,以免引起胃胀、二氧化碳中毒等不良反应,更不要做一些冒险游戏.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设计实验】实验1: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
实验2: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进行解答;
【讨论与反思】根据薄荷糖和可乐混合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解答.
解答:解:【设计实验】实验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取10mL新鲜的可乐加入到试管中,再加入一小块薄荷糖,静置2~3s,用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为所用的实验试剂会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澄清石灰水;浑浊;CO2+Ca(OH)2=CaCO3↓+H2O;
实验2: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另取10mL新鲜的可乐加入到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薄荷糖,静置2~3s,用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故填:红;H2O+CO2=H2CO3
【讨论与反思】薄荷糖和可乐混合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生活中不能同时吃这两种食品,以免引起胃胀、二氧化碳中毒等不良反应,更不要做一些冒险游戏以.故填:不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有趣的实验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非常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共有两种原子
B、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表示氧气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高锰酸钾B.液氧 C.石灰水 D.氯化钠 E.干冰 F.水银 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含有氧分子的是
 

(3)属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的是
 

(4)属于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
 

(5)属于氧化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O2的符号表达式
 
;若用装置C收集O2实验中始终未能检验到O2已集满,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装置可能漏气              B.药品用量可能不足
C.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     D.药品可能失效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
 
(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4)若用装置E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
 
;若用装置E检验CO2,瓶内应盛放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5)已知:氨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硫酸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收集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从金刚石、石墨、淀粉、食醋、油脂、钛合金六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
①玉米和小麦中含有的主要糖类物质是
 
;②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③镶嵌在钻探机钻头上的物质是
 
;④可用于除去水壶中水垢的是
 

(2)能源与环境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
①煤、石油和
 
称为化石燃料.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的排放主要造成
 
等环境危害问题.
②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食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能、
 
等.
③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