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学习化学要求熟悉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以下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常温下,丁、H为黑色固体,戊为紫红色金属.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常温下,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
(1)写出A和F的化学式:A
 
,F
 

(2)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高温条件下B分解为C和D:
 

②工业上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用甲和丙化合可以制备G:
 

(3)已知D与丁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一种化合物X,它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与另一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2:1.则X的化学式: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丙和乙在空气中含量的示意图可以看出,丙是氮气,乙是氧气;戊为紫红色金属,所以戊就是铜;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所以F是氢氧化钙,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所以G是氨气;甲和氮气会合成氨气,所以甲就是氢气;A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就是水;氧气和铜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所以H是氧化铜;D和水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氧化钙;B高温会生成氧化钙,所以B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丁是碳,E就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解:丙和乙在空气中含量的示意图可以看出,丙是氮气,乙是氧气;戊为紫红色金属,所以戊就是铜;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所以F是氢氧化钙,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所以G是氨气;甲和氮气会合成氨气,所以甲就是氢气;A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就是水;氧气和铜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所以H是氧化铜;D和水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氧化钙;B高温会生成氧化钙,所以B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丁是碳,E就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
(1)A是水,F是氢氧化钙,故化学式为:H2O;Ca(OH)2
(2)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
 高温 
.
 
CaO+CO2↑;
工业上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氢气和氮气反应产生氨气,故答案为:N2+3H2
  催化剂  
.
高温高压
2NH3
(3)根据题目信息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是CO2或者CaC2,CaC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2
40+12×2
×100%=37.5%,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12+16×2
×100%═27.27%,故答案为:CaC2
点评:本题属于框图式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相同温度下,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反应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既与单位体积内参加反应的溶质质量(微粒数目)有关,也与参加反应的固体跟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关.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①
 
;②
 

(2)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等量锌粒(锌粒与溶液的接触面积相同)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同样多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BCDEF
28%稀硫酸/m/L30V1V2V3V4V5
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
H2O/mLV7V8V9V108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
 
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中: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单质,B为氧化物,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和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D和E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两种原料.“-”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
(1)D和E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A→B的化学方程式
 

②B→C的化学方程式
 

(3)物质F可以是
 
 
(具体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硫在空气中燃烧
 
; (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想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分成五等份.实验时点燃放在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塞上橡皮塞.待燃烧完毕冷却后,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试回答下列问题:
(1)等到红磷燃烧完毕,产生的白烟消失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反思与评价:在实验中,若红磷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
 
,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会
 

(4)燃烧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一种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2)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最好应选择
 
,欲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的接口顺序为
 

(3)该同学对(2)中实验后的液体溶质进行探究.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Ⅰ:NaCl;    猜想Ⅱ:NaCl和HCl;    猜想Ⅲ:
 

【实验】该同学选用了一种有色溶液进行探究,并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结论.
请将猜想Ⅲ补充完整,并说出该同学所做的实验及结论.
(4)该同学欲测定碳酸钠的纯度,取12g样品配成50g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将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质量为10g,求碳酸钠样品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有人拟定了以下方案:
甲方案:Cu+2H2SO4═CuSO4+SO2↑+2H2O
乙方案: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两个方案中选
 
方案,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一般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阳”或“阴”)离子.
(2)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
 
价.
(3)钠原子与图2哪种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填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