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C2H5OH)不发生电离,溴化氢(HBr)电离产生氢离子(H+)和溴离子(Br-),氢氧化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这三种溶液的组成推断,医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显中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写出上述物质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Br+NaOH═NaBr+H2O;
(3)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用化学符号表示)H2O、Na+、OH-

分析 有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是因为这些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只有酸和碱发生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

解答 解:(1)由于酒精在水溶液中不发生电离,在它的溶液中也就没有氢离子或者是氢氧根离子,所以酒精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
故答案为:中性;
(2)由于溴化氢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说明它是酸,而氢氧化钠是碱,故它们发生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故答案为:HBr+NaOH═NaBr+H2O;
(3)氢氧化钠溶液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
故答案为:H2O、Na+、OH-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有关酸的化学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化学家研究出的高效、经济的制氢途径.
(1)途径1:可用二氧化钛(TiO2)作催化剂.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途径2:电解水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中,从正极出来的气体是氧气 从负极出来的气体是: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比较如图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得到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属于同一种粒子B.二者属于同一种元素
C.两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都是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分子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观察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
材料二:将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40mL.
材料三: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干.
(1)材料一说明:分子很小,且分子不断运动;
(2)材料二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3)材料三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认真观察如图A、B两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B实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与a试管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负 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看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若在正极上产生了20L的气体,则在负极上产生了40L的气体.
(4)小红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比值.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答一条即可)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或氧气的氧化性很强,与金属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5)写出电解水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6)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A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中的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uO+CO$\frac{\underline{\;\;△\;\;}}{\;}$Cu+CO2
(2)甲烷燃烧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3)酒精燃烧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结合一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D或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实验室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此方法制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等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下列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药品,连接仪器并固定装置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
(6)如何检验D中的氧气已收集满?请写出有关的操作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研究小组对用H2O2分解产生H2O和O2 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②向盛有5mLA%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g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③向盛有5mLA%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gFe2O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④经检验,②、③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分别含有agMnO2 和agFe2O3
(1)实验②、③中H2O2溶液的浓度A%以5%为宜.MnO2 和Fe2O3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催化作用,写出③中的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Fe_{2}O_{3}\;}}{\;}$2H2O+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反应类型)
(2)研究小组还对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用足量等体积的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的O2所需的时间.
浓度
时间
条件

30%的H2O2溶液

15%的H2O2溶液

5%的H2O2溶液
加入agMnO20.20.82.0
加入agFe2O37.09.016.0
从上表中能得出哪些有关结论?①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H2O2浓度越大,产生氧气的速度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青海盐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甲(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欲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答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