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中,与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稳定性无关的是(  )?
A、将木桩埋入地下的一段用火烤焦
B、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填写
C、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不褪色
D、用石墨制铅笔芯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用火将木桩表面烤焦,是因为烤焦后形成的碳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解答;
B、根据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材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解答;
C、根据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不褪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解答;
D、根据用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解答.
解答:解:
A、用火将木桩表面烤焦,是因为烤焦后形成的碳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材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不褪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用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不是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D
点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家用热水瓶,时间长了会在瓶胆内结一层水垢,可用来除去水垢的药品是(  )
A、石灰水B、稀盐酸
C、水D、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氯原子
 

②+4价的硫元素
 

③2个亚铁离子
 

④2个二氧化氮分子
 

⑤氯化铁
 

⑥硫酸
 

⑦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u+2AgNO3═2Ag+Cu(NO32
B、2NaOH+SO2═Na2SO3+H2O
C、Ba(OH)2+2HCl═BaCl2+2H2O
D、CuO+H2SO4═Cu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一进行了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方案一: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pH逐渐变大,最后pH≥7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
方案二:
如图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路上的相同点是
 

(2)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方案二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钠有剩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没有明显现象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小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没有明显现象也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
 
.为此他认为还需要补充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补充方案取上述少量方案二所得溶液于试管,加入
 
(填一种试剂的名称),观察现象.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不能夺取某些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是(  )
A、木炭B、一氧化碳
C、氢气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2)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
 
保持水平;
(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首先应
 
,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4)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后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用语是一种特定的化学语言,它表示一定的化学含义,应加以区分.用化学 用语表示:
①一个氢气分子
 

②2个钠离子
 

③3硫原子
 

④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⑤5个铵根离子
 

 ⑥6个氢氧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溶液且分散颗粒为离子的是(  )
A、食盐水B、蒸馏水
C、泥水D、酒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