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先随温度的升高增大,后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仍是饱和溶液错误;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降温后,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

解答 解:A、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仍是饱和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C、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降温后,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
A.
用药匙取用试剂
B.
用纸槽取用粉末
C.
倾倒液体
D.
取用块状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庆祝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放鞭炮
B.
舞狮子
C.
抖箜築
D.
扭秧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聊城东昌湖水面辽阔、风景秀丽、江堤乐园环境优越,田园风光独特,空气清晰,风光旖旎,初三、二班的几位同学在一周末实地感受了两个地方的美.
(1)刚进入乐园,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让几位同学兴奋不已,用微粒观点解释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在乐园内的一个路口,同学们看见几株小树枝叶已发黄,从施肥的角度分析,这些小树主要应该补充的化肥是A(填字母序号);
A.NH4Cl  B.K2SO4  C.Ca(H2PO42
(3)大伙一路谈笑,口渴了,拿出随身带来的塑料瓶装的矿泉水,饮后观察了标签,上面有一项写着:含钙、镁、钠、钾等成分,这里的“钙”、“镁”、“钠”、“钾”指的是元素(填“原子”、“离子”、“元素”、“物质”);
(4)他们来到了东昌湖边,发现河水清澈透明,如果要测定该湖水的酸碱度,应选用C(填字母序号)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pH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证明集气瓶已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燃烧状况进行判断,若熄灭,则收集满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正(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若用盛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b(填“a”或“b”)处通入.
(4)小可同学为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①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②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乙烯能使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他的操作过程如下: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 2.打开活塞,观察到A、B中溶液均逐渐退至无色.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在尖嘴导管处点燃乙烯,发现火焰较微弱,说明尖嘴导管处乙烯量较少.待A、B中溶液均褪至无色后直接点燃乙烯的原因是乙烯具有可燃性.于是,他关闭水夹Ⅰ一段时间后,向贮气瓶中加水,说明乙烯难(填“难”或“易”)溶于水.打开止水夹Ⅰ,重新点燃乙烯,观察到火焰明亮且有浓烟.他关闭止水夹1一段时间后才向贮气瓶中加水的原因是防止温度达到着火点引燃了贮气瓶中的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CO2的制取及性质探究实验.
资料卡片: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20℃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21.8g和9.6g.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A是用大理石制CO2的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在b处检验是否有CO2逸出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
(2)装置C中放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湿pH试纸显示pH约为6,干pH试纸显示pH仍为7,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
(3)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NaHCO3)出现,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Na2CO3═2NaHCO3
(4)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知识的是(  )
A.皮蛋有碱性,食用时可加点醋中和
B.干冰升华未发生化学变化
C.消防队采用喷洒泡沫的方法进行油库灭火
D.水能变油(油主要含C、H元素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加热烧杯中液体
B.
 放置洗净的试管
C.
锌粒放入试管
D.
 嗅闻气体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
第1~6滴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成黑色
写出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粒子的化学符号Cu2+、SO42-、H2O;
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Na2SO4+Cu(OH)2↓.
【提出问题】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
【查阅资料】
Ⅰ.氢氧化铜在室温下温度,70℃~80℃时分解生成氧化铜.
Ⅱ.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假设】
Ⅰ.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分解反应.
Ⅱ.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亮蓝色溶液.
甲同学认为猜想Ⅰ不成立,理由是氢氧化铜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乙同学为验证猜想Ⅱ,进行了如下实验.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号试管,…
2号试管,蓝色固体不消失
3号试管,蓝色固体减少
4号试管,蓝色固体消失,得到亮蓝色溶液
【解释与结论】
(1)1号试管中现象为蓝色固体不消失.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铜能溶解在高于20%的NaOH溶液中形成亮蓝色溶液.
【反思与评价】
(1)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铜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OH)2=Na2Cu(OH)4
(2)丙同学推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蓝色沉淀逐渐变为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