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3)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填用途).

分析 (1)酸跟石蕊指示剂反应,使其颜色变为红色,可以据此解答;
(2)酸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3)根据盐酸、硫酸常用来除锈分析回答.

解答 解:(1)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酸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如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3)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盐酸、硫酸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
故答案为:(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HCl+AgNO3═AgCl↓+HNO3
(3)除锈.

点评 盐酸是酸的代表物质,要熟记酸的通性,要求同学们能写出每一项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AgNO3(填一种).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
CuO(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BaCO3、BaSO4
(2)加入B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过滤.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NaCl、BaCl2(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加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后得滤液,向滤液中依次加入的物质是碳酸钠、稀盐酸,具体的操作为: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人体保健、医疗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请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低血糖患者每天都应注意摄入一定量含淀粉的食物,以使血液中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请你列举两种富含淀粉的食物大米、面粉.
(2)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长时间煎炸会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醛(C3H4O),丙烯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丙烯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3H4O+7O2$\frac{\underline{\;点燃\;}}{\;}$6CO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淮安市某学校学生营养午餐摄入标准值(每人每天)如表所示.
 糖类蛋白质  脂肪 钙锌 铁 维生素 
 3890kJ48g  30g 480mg6mg  4mg24mg 
(1)表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
(2)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ad;(填序号)
      a.土豆          b.牛奶          c.豆油          d.米饭
(3)缺锌(填元素名称)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4)材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属于无机材料的是ad(填序号).
      a.镁铝合金          b.聚乙烯          c.机动车轮胎          d.玻璃          e.碳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现分别往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红墨水不会明显移动的是(  )
A.硝酸铵B.浓H2SO4C.氯化钠D.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小安选取如下生活用品:a氯化钠;b植物油;c氢氧化钠;d冰块;e硝酸铵作溶解实验.能形成溶液的是(填序号)ace.
(2)物质溶于水的过程是否有温度改变?小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表:a图示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用玻璃棒搅拌.
实验目的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操作过程
b.小安将三种物质的溶解实验各作了三次,三次实验均得出相同的结果:其中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3)小安从日常的事实:a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b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由溶质种类、溶剂种类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老师提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与那些物质发生了反应?怎样用实验证明?丫丫为组长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命题展开了如下步骤的学习与探究.
(1)从网上得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与氧气反应生成MgO我们熟知,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在二氧化碳中也可以燃烧.
(2)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都属于碱类物质,化学性质相似.
既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与氧气的反应我们已知,实验重点应探究与氮气、二氧化碳的反应.
丫丫他们的实验探究分如下四步进行.
步骤具体操作实验图示
步骤1用盛有较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的装置,放置良久.另准备一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个足量的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五分之一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无底的废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带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约至瓶满.
步骤4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样用绑有镁条的橡皮塞,点燃镁条后将橡皮塞塞紧,看到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用湿布不断擦拭集气瓶外壁,实验结束后,看到集气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物质,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小黑点.
(1)步骤2的目的是除去广口瓶中的氧气.
(2)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约至瓶满”是由于广口瓶中几乎都是氮气,氮气和镁发生了化学反应.
(3)步骤4中,“用湿布不断擦拭集气瓶外壁”是为了降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白色物质应该是氧化镁,小黑点应该是碳.
完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1)示例: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3Mg+1N2=Mg3N2,属于化合反应;
(3)2Mg+CO2=2MgO+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