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形成白雾
B.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霜”
C.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液面有一层“白膜”
D.冷却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分析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咸菜中有食盐,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液面出现一层白膜,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是因为降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溶解不了了析出晶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作干燥剂,原理相同,都是因为与水发生了反应
B.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小木条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适量的小苏打用于制做面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氖气和氯化镁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MgCl2(填化学式).
(2)通电时,图③中a、b试管中的现象为有气泡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b试管(填字母)中的气体.图②表示的符号表达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微观角度解释图②的变化过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
(3)图①表示的宏观事实是水降温结成了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稀释到5%,需加水的质量为(  )
A.20gB.100 gC.180 gD.20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B.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
C.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出现大量白雾,冷却后水倒吸约1/5体积
D.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作用,验证得出中和反应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CO2和CO:闻气味
B.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
C.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点在滤纸上
D.CaCO3、Na2CO3固体:加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花圃所种的植物出现叶色发黄并倒伏的现象,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的是(  )
A.K2CO3B.CO(NH22C.KNO3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
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
向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稀H2SO4
D.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酚酞是实验室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分子式为C20H14O4,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14:4
C.酚酞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酚酞是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元素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