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2)湿衣服凉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①D图可表示5个分子(填“分子”或“原子”).
②五幅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BC(填图中字母,下同),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能表示单质的是DE.

分析 (1)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
(2)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
(3)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及物质的类别.

解答 解:(1)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分子间隔变大,所以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
(2)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在受热时运动的速率加快,所以,湿衣服凉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3)①由微粒的构成可知,D图可表示5个分子.
②五幅图中,BC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能表示混合物,A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表示化合物,DE的物质是由同种的元素组成,表示的是单质.
故答为:(1)分子间有间隔;(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①分子;②BC,A,DE.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用到了物质的构成、物质的变化的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化学家与其科学发现一致的是(  )
A.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B.道尔顿提出分子学说
C.门捷列夫编制出元素周期表D.爱因斯坦揭示了燃烧的本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0克锌铜合金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锌铜合金和稀硫酸)减少了0.2克.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2)根据产生氢气质量求解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frac{65}{x}=\frac{2}{0.2g}$.
(3)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
(4)求解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9.8g.
(5)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03.5g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蛋白质中也含氮元素.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一种氨基酸,
①丙氨酸中C、H、O、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36:7:32:14.
②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30g尿素中含氮元素14g.
③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约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g.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1)2CO2中前面的“2”表示;元素符号右下角的“2”表示.
(2)2Ca2+中前面的“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厨房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可能是食醋,某同学提出可以闻气味.“提出可以闻气味”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用元素符号和数字填空:铜元素Cu;6个铁原子6Fe;3个氯离子3Cl-;5个水分子5H2O;氮气N2;五氧化二磷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将CO2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烧杯中,反应后烧杯增重了8.8g.计算有多少克氢氧化钙参加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及相关问题的探究.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锥形瓶.
(2)若选择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此时要想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C收集,实验结束后拆卸装置时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若用B、E结合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属于分解反应,此时如何证明氧气已收集满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在此过程中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它的质量和
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若用图2来收集氧气,氧气就从b端通入,要想测得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只需在装置的另一端放一量筒(填仪器名称)即可.
(4)小军同学想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他就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反应过程中,发现反应速度过快不好探究,于他用分液漏斗代替了仪器a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5)小明和小强同学用实验中产生的氧气做如下实验:
①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3所示,小强说小明犯了两个非常明显的错误,你认为小明所犯的错误是:集气瓶底没有水和细沙;火柴太长就放入集气瓶中.
小明改正后完成实验,他看到是现象是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②小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图4的两支试管中,他看到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由此他得出的可燃烧物燃烧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若用乙装置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与甲图相比,其缺点为污染空气,
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写出铜片变黑的反应文字表达式: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
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A.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小明和小强分析了他们探究过程中的三个文字表达式,发现其有如下共同特征(写两条,合理即可):条件都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