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应先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对已固定的试管,可以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药品的部位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液体体积最好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别人和自己方向.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地方.

分析 根据给试管内物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来考虑本题.

解答 解: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对已固定的试管,可以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药品的部位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液体体积最好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别人和自己方向.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地方;
故答案为:移动;酒精灯;药品;$\frac{1}{3}$;别人;自己;距试管口三分之一.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为在今后的实验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氧炔焰焊接
B.
 植物光合作用
C.
  古青铜器锈蚀
D.
      用潮汐能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已知装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

(1)打开A中的玻璃塞和活塞,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小聪认为通过B中的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你认为他的看法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不合理,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遇紫色石蕊试液也会变红.
(2)一段时间后,关闭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E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K2夹紧橡皮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D中液体流入C中C中浑浊的液体变澄清,有气泡产生.
(3)上述实验过程中,C中玻璃管K1的作用是调节装置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是小明检验溶液pH的操作,所用镊子是杠杆(答一种机械名称),它的特点是阻力臂长,动力臂短.小明检验溶液pH的操作是错误的,请写出正确的操作方法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起,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的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管壁,可先使试管横放,把盛药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实验室B通过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来断定水的元素组成,其推理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3)C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4)D实验中三脚架的铜片上a点放滤纸碎片,b点放乒乓球碎片,要想证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酒精灯火焰的位置应该在铜片的中部;如果a、b两点都放滤纸碎片来探究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酒精灯火焰的位置应该在偏向某点的一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面是对“2”的含义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B.2O2中前面的“2”表示两个氧分子
C.$\stackrel{+2}{Mg}$: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D.2H2O中后面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均为黑色固体单质,D为紫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棕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CO2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4)反应④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是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C.通过化合反应一定得不到单质
D.生成单质的反应,有可能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